Saturday, May 30, 2009

我‧在‧家!

當大家都忙著進場的這個時候,我‧在‧家!

既不聽著任何X-Japan的音樂,只是大聲隨機把音樂播放著。


難得可以一個人在家大聲放著音樂,突然想起來,好久都沒有這樣的感動了……



Thursday, May 28, 2009

網路歸零的可能性

這個標題,答案已經非常明白,是「」。

現在人們飛越地球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時間,銀子倒是得多些才行。科技永遠跑得飛快,法條總是落伍,人常常慌忙趕不上。目前,Kathy的MSN是停機的狀態,這個狀態已經維持好一陣子,印象中是從3月左右就完全停擺。不方便?卻也說不上來有什麼不方便。如同之前看的【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裡Drew Barrymore所飾演的Mary說的,真是懷念那個有線電話,有一部電話答錄機那樣的時代,那樣真的容易得多。

16、17歲一個人住在外面時,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Kathy住處的電話。即便有,也有一部電話答錄機,有時候,心血來潮就會錄不同的整人答錄,讓少數知道的朋友打來的時候會氣得抓狂……。就算在家,也可以選擇想接電話或是不想接電話。有重要的事,就留話吧。大多數的人都會以「不習慣對著機器說話」而放棄留言,自然而然Kathy往往也不知道是誰打電話來。任性?Kathy好像沒有否認過這一點。說穿了,不過就是需要很大的空間。這點要求聽起來好像不過份,倒是常常被抱怨。被抱怨這種事,也是會習慣不去解釋的。

早已經遺忘,什麼時候開始,玩起躲貓貓的遊戲?出門的時候,會大略交待去哪裡,卻永遠不喜歡B.B Call。沒聽過?沒關係,這類相關業務在今年幾乎是全面停止了。

那種有一個電話Call進電話系統業者,然後它們會把這個來電的號碼顯示在B.B. Call機上,可能還含有某些「代碼」,例如:119表示快回電!或者你剛好聽過5201314這種代碼,更是當時的經典之一。然而,和cellphone一樣,它像是個永遠無法擺脫的幽魂,老跟著你,無時無刻……在當時,連B.B. Call都有分牌子,只是Kathy也不記得。我沒有花錢買過任何一個B.B. Call,都是身邊的人給我的,甚至機號都是別人的。怎麼分辦是不是自己的電話?輸入「#代碼」,就可以分辨了。例如,曾經我的代碼是#66。然後許多人身上都備著零錢,準備去投幣式公用電話(現在也不常見到),回那一通可能重要,絕大多數不重要的電話。

假設很不幸,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認為和朋友在一起用餐的時候,在許多不適合的場合時選擇關機,那你就麻煩大了!Call不到你的人會火冒三丈地質問你為什麼關機?為什麼不回電話?也許是自己找藉口關機,不過和後來的cellphone也沒有多大差別,總是有人在你身邊亂響一通。最經典的一次是,搭客運到某個地方時,竟然不約而同有三個人的cellphone響起了曹格的「背叛」……既然背叛還接起來大聲說話是怎麼回事呢?完全想不通啊!

獨立作業的工作極少非得必要馬上找到誰,也沒有必要非得被誰馬上找到。一般只有在和朋友相約的時候,才會用到。特別對於如果時間和地點沒有確定的時候,在人群中要找到彼此的時候……原本,Christmas Eve或是New Year的時候還會傳傳SMS,這兩年連這個都省去了。太不合群?可能是吧。

有時候,你也許和某個人像是斷了聯絡,卻會在別的城市的莫生街道相遇!有些人可能你怎麼就是會和對方在相同的場合中錯身而過,事過境遷之後談起來,才發現那天那時在同一個場合裡。這種很自然,既不刻意,也不勉強的方式,其實很好。

常常被抱怨,像這樣的Kathy一個人住到深山裡好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落伍,一種莫名其妙的孤僻,而那安靜的、悠遠的嚮往一直存在。那種17、18歲時,一個男孩子為了知道你的電話,為了給你寫封信,他會透過許多方法,找到一本可能和你有關的通訊錄,知道你的一些資訊。打電話怕嚇著對方,所以寫著也許長久之後看起來十分笨拙的信,然後默默地等候回音……那樣的美好,被「即時」取代之後,人們的憂心沒有變少,快樂好像也沒變多。

真的很想住在深山鄉野裡啊!我總是想粉刷房間,不要是慢慢變黃的白色,想在牆上畫上自己想畫的顏色,想要有一隻狗,想要一條沒有太多車子經過的馬路,想要早上起來聽得到鳥叫,晚上聽得見蛙鳴,看得見乾淨天空裡的月亮,想要一個任我玩樂的廚房,想自己釘一個書櫃,做一個漂亮的布簾,織一件衣服,當我大聲放著音樂,或是唱歌的時候不會有人來抗議……很彩色的方式。

momo醬,不知道流浪對你是什麼?那個還很小的夢想,隱隱地不斷蠢動著。一個人的流泿的夢,卻不知為什麼,似乎有點遙遠。這個城市裡,人們交換名片,卻不想知道你是誰,老感覺有些可怕。接下來,想去哪裡?去真正見一些我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去看一些能夠引起小小感動的事物,去感受天氣的味道,風的溫度……我還在想,還在想。這些是網路做不到的事,得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去,才有辦法的事。糟的是,Kathy常常忘記,前一陣子在浴室又滑倒,超痛!

網路的存在,或許是一種橋樑,如同現在的狀態。有的人繼續過著很即時的生活,有的人過著過時的生活。既不刻意,也不勉強。雖然目前拿的是另一種BB機,心態還是沒有變。城市裡,選擇當阿宅,和在深山野地奔跑,都是一種悄悄自我的方式,不是嗎?


突然的自我 - 伍佰



Tuesday, May 26, 2009

icq到Facebook

Blog出現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時興的是「個人網頁」。這類的個人網頁,極少是用來抒發個人生活,或是閱讀習慣,既沒有RSS,更沒有FireFox,幾乎都是For IE Only的網頁。雖然以目前的閱聽習慣來說,當時的個人網頁顯得非常陽春,有的已經設計成目前Blog的雛型出現。如果你欣賞這個網站的話,可以e-mail給網站的主人。聊得愉快的話,很可能會再進一步透過icq交談。

然而,那還是一個撥接為主的時候。即便聊得來的人,常常也必須約定好時間使用icq對談。這個方式對於Kathy卻不怎麼有用,被什麼東西綁住的感受,會令人反過來想,如果想上線的時候遇到談話的對象,而不是刻意約定的話,會感到:啊!真是巧啊!即使如此,到這個程度,距離和對方見面還有一大段距離。

那是一個非常簡單也因人而異的世界。當然有可能是因為Kathy個性不好的緣故也說不定,那個時代所認識的網友,後來經由不同的機緣見面、談話,變成朋友,雖然僅僅只有少數4、5個人左右。目前仍偶爾會見面,知道彼此的居所,知道彼此的電話,甚至會認識他們的朋友,他們也會認識Kathy的朋友。也許,後來有的演變成,自己的朋友和對方成為好朋友,自己也和對方的朋友變成更好的朋友。

自己真正的生活仍然繼續著,透過網路的交流也繼續著。網路上的交流,在某種程度上轉變成現實的生活。這個人喜歡讀村上春樹並且喜歡比較素人的音樂;那個人喜歡聽陳昇,並且和另一個人一樣喜歡相聲表演;而另一個因為喜歡音樂,後來甚至轉而從事唱片買賣的工作,而且偏好美聲的流行音樂,對於名牌有著強烈的偏好……像這樣,點點滴滴累積起某種圖象。

生活有沒有變得比較平面呢?不是很清楚。如果是寬頻網路的初期,是有這樣的傾向。交換一首手邊的新歌,不再需要慌張地計算時間,但有可能會因為透過的平台穩定度而懊惱。只是,現實的生活還是要繼續,所以也沒有像去年已經和網友進而結婚的Hannah一樣,有一半的交往對象都是來自於網路。沒想到,連結婚的對象也是。或許,以現在來說,都沒有什麼奇怪,只是對Kathy而言是難以想像的。

幾年前,由於朋友不想用自己的e-mail註冊MySpace,就由Kathy註冊。至於這個帳號後來怎麼了?並不清楚。只是後來,突然想到這個網站,才發現原來我註冊過了。既沒有什麼特別的更動,也沒去更改密碼。近期看到有人因為請假在家上網到FaceBook而被辭退的新聞,似乎才有些發現,「網路」這個東西,其實並不是一般學者所能分析的那麼簡單。除非,這些學者自己身在其中。因為即使身在其中的Kathy,對於許多既存的模式仍然不甚理解。

「存在先於本質」似乎頗近似於可能適用於理解「網路」的方式。

就像早期有學究型的人士批評再批評,村上春樹的作品完全稱不上「文學」。別懷疑,後期才又出現「我就是不讀村上春樹,我是讀吉本芭娜娜」的現象。然而,在此重疊同時,已經有人藉由網路上的平台發表小說。可想而知,又會有人說,這些被稱之為「網路小說」的,不足以稱之為「文學」。再讓我們回想一下,與此同時,其實日本正熱的是手機小說已經許多被翻拍成日劇或電影。

許多人會由於私人性的或是不明的理由,開始分析這些他們不瞭解的事,試圖分類,貼上標籤,然後歸檔。在不同時期,被歸類為不同的檔案區。例如,早期讀村上春樹的作品,可能會被稱之為淺薄;現在,你如果再提起你仍然讀他的作品,可能又被歸類為「文青」(文藝青年)。可是,這些人可能也不管你是不是讀過《未央歌》,或是《藍與黑》、三毛的《鬧學記》、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可怕的是,Kathy也看九把刀的小說,認為敷米漿為什麼不是廣告米漿?而這些,和文青有什麼關係?是啊,Kathy完全不懂啊!

什麼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對於網路的快速已經感到不耐煩?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不再是單純問對方的e-mail,而是要求一個IM帳號?短短幾年,什麼都要求即時,而人們的距離真的變近了嗎?MySpaceFacebookTwitterplurk……

喜歡自由的Kathy,曾經,很久之前的曾經被朋友半取笑地送了一段影片連結給我。沒想到,它竟然還有市場……

from:Bob Ricci



Saturday, May 23, 2009

是熱血、是懸疑還是……【20世紀少年-最後の希望】

熱血漫畫(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動畫),對Kathy總有一股難以抗拒的魔力。原因不明,可能由於某種外星病毒入侵體內而不自知。【はじめの一歩】(台譯:第一神拳)為什麼吸引我?不過,總是愛看就是了。【聖闘士星矢】明明一關打過一關,都變成黃金聖闘士,還是繼續使用流星拳,真的有點瞎,可是還是會一直看下去。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在那個時候。只是,結局是……Kathy根本不記得了!

20世紀少年決定拍攝真人版時,已經聽聞過新聞,主角遠藤健児是由唐沢寿明飾演,據聞被選中的童星和唐沢寿明十分神似。故事?看之前從來不知道多熱血,只是看了演員表之後,想想:就決定去看這一部吧!





看完第一部之後,簡直欲罷不能,好看到不像話!有著很普通的小孩(這種人通常是主角)-遠藤健児和兒時童伴幻想著故事,投入在搖滾樂裡。長大之後,卻變成一個極為普通的人,音樂上面也沒有什麼特別出色而使得聲名大噪的地步,每個人都走上不同的路。可是,某個事件把這些人聚集起來,拯救20世紀的地球免於毀滅……。

說來似乎有點可笑,明明都已經是2008年,卻會跟著電影非常緊張,究竟遠藤健児能不能和兒時朋友拯救世界呢?他有沒有逃出來?服部哲也看到了什麼?分明都是21世紀,竟然跟著擔心起來……。

實在被第一集深深吸引著,就像小時候很擔心連載的漫畫裡的故事後來怎麼了?無奈總是得等到下一期才有辦法看到。正是因為太精彩,日本在今年1月底已經上映第二章,台灣卻得苦等到5月底左右,總有一種小小的不滿。所以和朋友約定好,一定要去看第二部首映當天午夜場!恐怖的是,這個故事裡的大壞蛋就叫「朋友」。





如果有什麼需要特別提醒的,必定是:務必把第一集複習過之後,再去看第二集。第一集當中的熱血故事原來埋了許多引線在其中,成為第二集的懸疑情節。除了第一集的預言書,竟然還出現新預言書!由於第三集尚未上映,然而漫畫作者浦沢直樹參與編劇的說明是,電影不會與漫畫相同。所以,真的是那樣嗎?誰是「朋友」?為什麼那個人想成為「朋友」?這個「朋友」又有什麼下一個舉動?這群20世紀60年代的小朋友天真做下的白日夢,又要怎麼去解決?好多謎團尚未解開,著實令人心焦啊!

這一部總共由三個章節必須完成的龐大故事,橫跨了幾十年,來到21世紀,特效非常有趣,既懷舊,又新穎,不在電影院看的話,真的非常可惜。這樣的三集電影,竟然耗費60億日元預算拍攝,光是出場的人物就夠人眼花撩亂。能夠找到這麼多演員來飾演可能只有極短的畫面,真的是非常有趣。例如,第一章中的竹中直人明明沒有台詞,只有一場被暗殺的戲,真是搶鏡頭到好笑的程度!

其中又針對1970年在日本舉辦的日本万国博覧会作了一些文章,從第一集原本的「預言之書」為主軸,除了又出現「新預言之書」之外,Universal Exposition也成為一個主軸。只是,2015年的Expo並不是在日本舉辦,應該和漫畫沒什麼關係吧?應該是沒什麼關係!這令人聯想到1970年日本万国博覧会的軼事,即使沒有經歷,也感到有趣極了!

台灣的本土劇一哥(現在還是不是一哥?)陳昭榮在裡面所飾演的中國幫角頭算不上稱職,連個中文台詞都說不好,大大扣分!怎麼會這樣呢?說起台詞來有台灣國語是沒什麼關係,但是還有吃螺絲的現象。不知道是否因為鏡頭不多,所以作罷,還是導演也聽不懂,根本無從處理?

【第三章-ぼくらの旗】還沒上映,然而,這個故事擁有非常吸引人的力量。至少,它跨越了許多人的世代,令人容易產生共感。另外,故事的鋪陳非常龐大,非常需要花精神,卻不至於亂七八糟到令人感到莫名其妙,顯然是經過精心的規劃。Kathy個人十分懷疑,這是否是作者浦沢直樹自己的生活體驗的融合,再演變而出來的故事?小學生聽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是否有些奇怪呢?也許不,至少Kathy接觸過的小朋友們,好像對於搖滾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排斥感。

這部電影有另一個元素感受上非常貼近日本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故-地下鉄サリン事件!每次想到這件事,都會令人感到悲傷,不論是傷害別人或是受傷害的人。有時候搭上捷運,偶爾會想起這件事,也許會被別人說是過度憂心,然而,這樣的事情是那麼真實地發生在鄰國過,不是嗎?當想到,同樣的事假如發生在台灣的捷運或是高鐵上……便開始感到不寒而慄!故事裡的「朋友」深深地令人感受到近似於麻原彰晃般的氣息,卻又彷彿有點不同。只是那一點點不同,還說不上來。因為Kathy也還沒看到結局嘛!

導演堤幸彦除了作品【明日の記憶】廣為人知之外,另一部可以一提的是広末涼子松田龍平主演的【恋愛寫眞】。這部電影有個很有趣的故事,就是,它其實是市川拓司撰寫小說《恋愛寫眞 もうひとつの物語》的藍本。基本上,某些元素相同,故事卻大不相同。

之後,小說又改編成電影,由玉木宏宮崎あおい主演的【ただ、君を愛してる】。從一部帶著黑暗的愛情故事,變成一個純愛故事,還舉辦了攝影展與推出相關的周邊商品,不脫純愛小說的那種情節,整體行銷使得這部電影比原來的藍本更廣為人知。不知道堤幸彦先生會怎麼想呢?這兩部電影都運用不同的美感方式,以不抱著「一定非常好看」的心態來看,或許不會太壞。(這麼說好像有點惡毒呢。)

Link:
  • 20世紀少年官方網站(有自動播放音樂)

  • 日本小学館-20世紀少年

  • 20世紀少年維基百科




  • Tuesday, May 12, 2009

    從DOS時代來的人

    出生的時代,其實和電腦的誕生差不多時候。相信當時的功能是陽春而且不便的。第一次聽到有人有電腦的時候,是286!不過,我連286電腦都沒見過,它已經被386電腦取代。386電腦則是當時在電腦教室的配備,486電腦出來的時候是台幣4萬多。(含不含那個點陣式印表機?已經不記得了。)總之,以90年代前期而言,是非常昂貴的東西。那時候最厲害的電腦品牌名稱是IBM,另一個很有名卻極少見過的叫Macintosh,最有名的機種叫Apple II。據朋友轉述,當時因為蘋果電腦的聞名,當時還有許多以水果為名的套裝電腦,至於硬體,好像也無法太苛求。

    在那個時代裡,電腦課就是花很長的時間,寫一個其實你用紙算都算得出來的程式。例如,1+2+3+4....+100 = ? 這樣的題目。這個題目,在珠心算檢定的時候,會有很多小學生笑你,竟然還要用算盤來算。而在我們脆弱的心中,這比寫電腦程式算出來還快多了。當時,也沒有什麼比較系統化的教學,商科的學生這種東西好像只要像孔明一樣「略懂」即可。因為,你問太難的題目,老師可能也不太會。

    專科學校的頭兩年,還有英文打字課,一部打字機的價錢是4千台幣以上不等左右。所以,通常都是去向學長、姐去要求用較便宜的價格,買二手貨。提著一部Brother的打字機雖然不會很弱的感覺,然而,很重!


    圖片來源:http://www.mrmartinweb.com/type.htm

    大略是這個樣子。色帶分為兩色或單色,通常一定要買單色,打字機的旁邊會有一個操控色帶上端或是下端的撥鍵,上面一端沒有顏色之後,還可以用下面一端。那個時候,由於價錢不便宜,甚至有打字機被偷的事件發生。而且,如果在最後一學期,一分鐘打字沒有達到每分鐘75個字,就等著重修吧!然而,老舊的印表機倒是拯救不少同學。

    家裡比較富裕或是需要用到電腦的同學,家裡都會有點陣式印表機,每個品牌的打字機字體不同,但是和印表機印出來的卻很類似。後來,噴墨式印表機(還不是目前可以印照片的那種)出現之後,其中一個朋友還是鐘愛點陣式印表機。由於,有些文件需要複寫,用手寫還是會感到不便,這時候,就非常好用。

    BBS對於Kathy來說,只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過渡時期。電腦課的一部份還包含中文打字的部份,練習的最好方法就是到電腦教室上網!對,我們也曾經是現在稱的「鄉民」,甚至有些人目前還是鄉民。只是由於前兩年的訓練,竟然還有同學說道:沒有把紙撥回的「噹」聲,很不習慣!總之,在那個年代裡,其實用網路交友也沒有很奇怪,甚至也有人因此而交往。

    BBS的時期之所以短暫,是因為當時在校刊社已經有比較好的電腦配備,NT出現了!暫時我們不用再忍受只能看著DOS的黑白日子。不過,BBS還是主要的娛樂。老師後來學了打字之後,就開始用我的帳號和別的學生聊天。猶如許多人目前的狀況一樣,用注音輸入法的人還是很多,傳說中的「一指法」打字方式也很多。老師還會用我的帳號罵丟水球的人說:打字太慢不要來找我!(同學們,如果你遇過這樣的人,他可能是老師。)

    剛好,我們有男同學對電腦很有興趣,我們就這樣進入了彩色的時代,有網路,知道原來有一種網路是www開頭,簡直是神奇到不行!可惜,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出現「藍天白雲」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以致於,我們得每隔不到5分鐘存檔一次,存在小小的磁片裡。另一個可怕的事實是,其實磁片也很容易壞。所以,還是有人以手寫稿來交稿,再經由打工的同學打成電子檔。Kathy常常會跑去辦公室,請老師把文件或稿子讓我打成電子檔,但是不收費。之後,老師希望我不要打太多文件,因為工讀生來已經沒什麼工作可以做了。

    不過,每年都會收到老師親筆寫的短箋,和一個紅包,算是獎勵。到現在,都還收著。因為太感人了!

    進到大學的第一年,許多人還是不敢相信Kathy沒有電腦這件事。專科時期交的報告,只有我的那一份,是用非常奢侈的雷射印表機印出來的,只不過,那是用老師辦公室的配備做出來的。

    那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有許多人是不擅打字的,沒有電腦的人也不只有Kathy一個。除了到學校的「計算機中心」打工,好像也沒什麼機會進去。如果想要用學校電腦上網的同學,需要去登記,登記也不見得用得到。有時候,我們的報告,還是有許多人交手寫本。

    Kathy的問題在於,打字比寫字快,但是沒有電腦,又不住校,也不住學校附近。家裡有一部486的電腦,平常不是我在用,通常也不會去動它。交報告的時候,所用的方式就是開啟DOS,打字,存成txt檔,再到同學家把txt檔抓出來,放到word上排版本,然後印出來!有沒有很複雜?我也是千千萬萬個不願意啊!

    等到擁有第一部自己使用的個人電腦(俗稱PC)時,已經是Windows Me的時期。對,就是很多人像現在一樣很想死的Vista般的過渡時期系統,又稱「Kill Me」系統。由於它當機機率太高,系統極度不穩定,連駭客都不用害你,就會自動死機……。正因為如此,有人就是有天生不知名的好運,不太容易遇到當機,同時加上極少中毒,而強烈熱愛使用著。

    那是多久之前的事?我的第一個在ICQ上加入的網友至今約是9年左右!目前還在聯絡人的名單裡,也許10周年時,應該好好慶祝一下。網路的進展,有沒有超乎想像?有一點。那一點是,我不知道將來竟然工作時要用到它,現在還用它來blogging,而且,我竟然還有一部Laptop,俗稱「筆電」。雖然我的小白機(它不是蘋果)其實是15"左右,我到朋友家看到22"的LCD時,還是覺得有點瞎。太大,我快瞎了!你懂嗎?看電視也不用這麼近啊!

    Kathy並不算是經歷過從無到有的階段,70年代中期之前,或者60年代出生左右的人,比較接近所謂的「從無到有」。有時候,無法想像對於出生就有五彩繽紛畫面的網路的人是什麼感受?也許,沒有感受。一切都太過於自然,它已然存在在那裡。當我聽完2個小時左右,關於印表機的進化史之後,發覺才聽到中段而已。是不是,世界真的愈跑愈快了呢?可能是,可能不是。



    Thursday, May 7, 2009

    天下第一味-明星花露水


    一直以來,對於「氣味」雖稱不上敏感,然而,對於某些氣味會產生:嗯,剛剛經過的人身上的香水是討厭的那一種!或是:咦,這個味道很熟悉!這一類的感受。到朋友或同學家裡,也會對房子裡的氣味留下印象。像是老舊木頭的味道,書的味道,食物的味道,甚至是洗衣精之類的氣味,好像都會隨著時間融入房子裡。

    香水似乎成為現代許多人的生活用品之一。提起香水這種東西,許多人都會往「這種東西不便宜」的方向去想。回想起來,婆婆的房間、身上,好像都充滿著明星花露水帶點淡淡像爽身粉的味道。要說婆婆很先進,倒不如說,婆婆似乎有一種不論如何至少要維持在某種基礎要求上的方式生活。那樣的清香氣味,以目前的物價來說,真是稱不上是「貴」。

    雖然,維基上面的條目說明,在SARS期間因為酒精濃度高而被廣泛使用。不過,其實,Kathy身邊從來沒看過有人用明星花露水在當時作為消毒使用。第一次真正使用明星花露水(而且是大瓶裝),是因為家裡出現跳蚤!

    完全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跳蚤,跟在電梯裡面有人放臭屁一樣,根本不會有人承認自己帶跳蚤回家。衣服多洗一次也沒用,努力洗澡也沒什麼用,身上的大紅點點,比被蚊子咬來得大又腫,既癢又痛。曾經試著噴殺蟲劑,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不知道是哪裡聽來的「秘方」,說是拿明星花露水擦在被叮的部位,會好得比較快。而且,可以噴撒在家中的各個角落,用來除蚤,既沒有藥臭,便宜又方便。

    心想,能怎麼呢?能試的也都試過,反正是明星花露水嘛,很多人都用過,應該不算有害。只是要說身上的紅腫好得多快?似乎也稱不上怎麼太了不起,比較沒那麼嚴重的「感覺」而已。忘了噴了多少之後,房子裡才又回復平靜。只是,那陣子,同學常常會說Kathy身上老是有一股像是香皂還是爽身粉的味道。

    婆婆走了之後沒多久,剛好有機會到婆婆以前住的地方去。婆婆的房間,什麼都沒有留下,整個房間都被清得一件不剩,連張椅子都沒留下來。天花板上的燈,亮不亮、暗不暗的,還是以前那一管日光燈。大人們說,婆婆的東西都清理掉了,全都太舊了。

    是很舊,因為婆婆曾說,五斗櫃和梳妝檯是她的嫁妝,上面都有很漂亮的花紋。很久以前,我坐在婆婆的梳妝檯前,妝檯上的鏡子已經十分模糊,所以婆婆都用新的鏡子化妝,雖然她幾乎不太出門。婆婆說,因為如果客人來,沒打扮的話會很失禮。那時候,我跟婆婆說,如果他不要的話,可不可以把梳妝檯給我?婆婆笑我,這麼舊的東西還想要。答應我,如果我搬新家,就給我。

    記得婆婆還在的時候,牆上的鐘是60多年的小型擺鐘,和大伯父當時的年紀差不多。換言之,梳妝台確實很老舊了。那麼老舊的妝檯,還是很漂亮。那個房間裡,似乎還有婆婆每天使用的妝粉的氣味。沒多久,婆婆的房間被裝潢成奇怪的模樣,成為休息的房間,有電視,還有冷氣。

    一直沒跟大人們提過,好幾次夢見婆婆。只是,這幾年,沒再夢見婆婆了。有時候,看到有商店賣明星花露水的時候,會突然想起婆婆的梳妝檯。



    Saturday, May 2, 2009

    為了這一天.....

    記得這一天的,便記得。
    會忘記的,也沒有什麼好提起。
    在修改版面尚未完成的這一天,大聲放音樂吧!


    Hide



    我的網誌清單

    wibiya widget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