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09

以前,我們叫它「非死不可」....

昨天,看到這一篇時,嚇了一大跳!

雖然有點不好意思,Kathy註冊使用的帳戶,多到我自己都會忘記的程度。Facebook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昨天趕忙上去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變化?竟然看到平常沉迷於電玩的學長的邀請!一點開來看,學長正忙著玩遊戲。另一些人則把它當作是plurk來玩……大家高興怎麼玩就怎麼玩,應該和我沒關係吧。只知道,現在有許多人都叫它「臉書」。

曾經,和一些網路上的blogger都叫它「非死不可」的時候,它平靜多了。MySpace也是一樣平靜,偶爾會有人選擇邀請加入,說不定是個創作人,覺得有興趣的話,我可以選擇加入。聽到外國人做中文歌,這個比較特殊一點。只是也不知道怎麼被我設定到最後,不知道e-mail的人完全無法加入了!到目前,還不知道自己設定了什麼?暫時沒特別想改回來。

現在,人們希望產生關係網路好像有點壓迫性。一旦產生壓迫性,就會想逃避。當然,一旦複雜起來,也會產生某些意料之外的問題。例如,蕭煌奇被質疑為何看不見卻能用電腦?他的blog應該都是用語音辨識的方式寫的。因為Kathy的大學老師曾經試過,結果,很抱歉,口音的問題,無法辨識!後來,他又改用手寫版,結果,字太潦草,無法辨識!蕭煌奇比較厲害的,應該是會玩wii吧……Kathy不會玩,我還是玩玩賽車遊戲,或是下下棋就好。

Kathy還比較想問,blog這種東西,要怎麼樣才比較適合視障者閱讀?


真的不要逼我玩開心農場

Thursday, July 30, 2009

《30好幾?》-Kathy讀Cathy

Kathy這個名字不是來自於Cathy,可是Kathy的小文具曾經不少來自於Cathy。(Cathy玩plurk,Kathy玩Twitter。)


30歲……這是個很神秘的數字。神秘在,Kathy不知道為什麼很神秘!真是抱歉。倒是在讀到關於Cathy的弟弟的小孩出生時,Cathy驚覺自己的青春期結束了。有點能體會那樣的感覺,但是由於同學有的結婚太早,Kathy好像很早就免疫了!

身邊的朋友由於各種不同的理由結婚,或是親戚中也有同輩親友結婚,這種場合,Kathy以前往往都避開。現在,身邊的一些比較熟的男性朋友,他們就開始逼問:那兄弟結婚,來不來啊?(嘿嘿,想逼問我?等你找到對象再說吧!)避開這些場合的原因,通常都是因為長輩大約從25歲就會開始問:什麼時候結婚啊?不耐煩是一定的啊。

如果誰家的同輩生小孩,滿月又會一陣問:人家小孩都多大了,你還在玩!然後,Kathy會擺出那完全是別人家的事的表情,回答:對啊!我可以去玩了嗎?不然沒人要唷!

姐姐的小孩出生的時候,簡直是很大的打擊!別人家的小孩,好像怎麼說都無所謂,變成「阿姨」?不不不,不可以妥協!當小孩還小的時候,姐姐送小孩去讀雙語幼稚園,還要我不要叫他的中文名字。好吧,這個小孩的中文名字也沒多好聽。一開始,她叫Annie,後來又改叫April,現在我都搞不清楚她叫什麼了!但是,她被我訓練得很好,她不知道我是阿姨!哈哈!
My name is Kathy.
這種最淺的英文派上用場了。

之後,依此辦理。所以,這些小孩都稱呼我名字,常常搞不清楚我是誰。除了被長輩聽到的時候,會認為這樣太沒大沒小、不倫不類。但是,我才不管呢。

上個月,有個年紀比我小的男孩子告訴我,他今年就要滿30歲了。Kathy露出驚慌的表情說:什麼?你今年要滿30歲?對方則露出那種「有什麼好吃驚」的表情。試著回憶一下,認識他的時候,Kathy還是20多歲,還認識他的學弟(們)……突然,我回頭指著他的學弟大叫:所以你那個時候是19歲?!他的學弟笑著點點頭。早知道是這樣,那在你還沒有滿20之前,應該來個短短的姐弟戀就好了,Kathy這麼說道。卻被認為莫名其妙,為什麼要短短的就好?

他們平常叫我姐姐,比較聰明可愛的那種,就不會這麼稱呼。可是,他們就要一個一個慢慢變成30歲,還要繼續叫我「姐姐」?!這樣不行,顯然之前訓練不夠,需要再教育才行。當下,想的完全是這件事。至於他的30歲生日,大概又會全台走透透般地過吧。

30歲並不可怕,25歲之後幾乎再認識比自己年紀大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平常,還是比較容易認識比自己年紀小的人。很習慣和年紀比自己小的人相處,偶爾也會被比自己年紀小的人寵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愉快。20歲左右立下的單身想法,未曾改變。只是年紀比Kathy小的男孩子,通常對於長髮有一種偏好。只要Kathy剪短髮,排山倒海般的批評,像是「這樣不像女孩子」這一類的話,會不斷出現。然後,Kathy就會去問最好要的朋友,他們都會說「很可愛」。我又平衡過來了!(真是簡單的個性啊!)

許多事和30這個年紀沒什麼關聯,Kathy比較傾向於許多事都是累積出來的,我的幼稚性格也是。原本就不討厭運動(只是現在還不方便),也不討厭吃被稱之為健康的食物,可是當身上的肉肉長多一些時,多少會有點心情不好。卻沒有人喜歡瘦巴巴的Kathy,都說不可愛。(做人真難!)

數字的改變,其實還好。比較需要適應的,對於Kathy而言,是身邊的朋友絕大多數都會脫離單身生活,投入婚姻生活,一直單身的Kathy身邊的年輕朋友們,也慢慢考慮這些事情,好像只有我一個人不在那個世界裡,獨處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

幸好,Kathy一直被訓練得很好。頂多,就是可能會遇到明明想找人說話的時候,將來朋友可能會說:我先去餵小孩……

Wednesday, July 29, 2009

Kathy收到Cathy的-《30好幾?》

30好幾?


書上印的出版日期是2009年8月,但是今天收到了!


裡面有簽名!


但是沒有這個隱藏版.....(泣)


延伸連結:半徑拾陸

Tuesday, July 28, 2009

Kathy想說說-下篇





對於以上這兩個影片後續所造成的影響,內心十分不愉快。

一、這是一種模仿

Obama在競選時期加入許多網路的模式之後,顯然,總統府此次的「治國週記」也想循其模式而行。然而,最令我感到無法接受的是,為什麼既然投入這樣的經費(這總不會是自費吧?),卻做出一個完全沒有美感可言,也沒有所謂互動性的網站?這和以前固定的節日固定預錄的總統談話內容,本質上沒有什麼差異性。誰有收到適時、適切的回應嗎?這就是這個週記所要的嗎?一種模仿的行為?一種模仿的形式?一種模仿的空洞?


二、誠以待人、敬以治事

當有孩子在煩惱如何選填大學的志願時,在網路上發表預錄的影音檔,並且以安藤忠雄作為例子,卻明顯聽得出來,對於這位建築師並不熟悉。以「感覺」這兩個字表達,學歷與工作的關聯性,而不分析或是以自身經歷說明。甚至送給學子們「誠以待人、敬以治事」這八個字,作為結語。所強調的「誠懇做人,認真做事」,卻被揭穿這是一則預錄的週記,如同作弊無異。

試問,這些學子在看到這樣的影片,及影片被揭露為預錄的時候,他們該作何感想?這是一個良好的示範嗎?還是一個自身都無法作到這被強調為最基本的做人處事原則的領導人?送書鼓勵這位巧合中,找出預錄影片的人,算是有為身為成人的自己行為感到不對的態度嗎?

Kathy會說,如果大人都這樣,不要期待孩子們會尊重大人。因為大人作了壞榜樣,卻沒有一點羞愧或悔意,孩子為什麼要尊重你?一個國家的元首,不懂得尊重自己,為什麼別人要尊重你?


三、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

以上三張圖片均完整取自「治國週記」完整網頁。(擷圖日期為20090728)

根據這三張圖,元首試圖回應先前他提到自身在大學時期使用電腦的經歷。說真的,文字遊戲大過於真實。「有人」、「我們」這種用詞,模糊焦點,好奇的人想問的是:請問,您呢?

更教人難過的是,這次文中提及的IBM/360,已於7月28日,也是Kathy在blogging的同時,被貼出來指明並沒有像房子那麼大![參考項目1]

陽光下的不見得真實,那麼人們要去哪裡找真實的部份?如果可以,我想試問,請問拉法葉艦上的電腦系統如何?這件沉寂多年的事,可否真的攤在陽光下?


四、Kathy想說的是

或許,今天這些不新不舊的東西,大家都在指著說「你說謊」的同時,對於權威向來不怎麼相信的Kathy,會說,大人真的很愛說謊。不幸地,大部份的孩子有一天會變成大人;更不幸地,有些孩子來不及變成大人。那些會變成大人的孩子們,變成大人之後,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在孩子的眼裡,Kathy又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這個問句很可怕,我沒有想過自己會變成大人!

事實上,我希望,孩子在進到大學之前可以不用那麼擔心學費,可以在青春期的時候開始想想自己的路是否可以自由?喜歡園藝的就去讀園藝,喜歡考古的,辛苦一點,你只有極少數的學校可以選填,但還是去吧。18~22歲這樣的年紀,請去做一些讓自己滿足而快樂的事,把自己當成一個大人。也許,將來別人可能不那麼贊同你的夢想,也許將來,還有很多挫折。也許,告白被拒絕,還被公佈在網路上(如果以後網路還在);也許,你喜歡的那個人,他還喜歡別的人;也許,你將來不可能變成全世界的首富,也不會變成最偉大的吉他手,也不會變成電腦高手,不會變成萬人迷……那又怎麼樣呢?

20歲的時候,Kathy以為自己將來有機會到國外讀書,很努力計劃了一切的事,包括努力賺錢,修必要的課,弄得從五專後期到大學都很忙,忙著修課,忙著交作業,忙著談戀愛,忙著玩電腦和玩電動,忙著和朋友聚會聊音樂、下棋,忙著打工……。後來,反正老師搞錯了,我也就沒去考研究所。所以,Kathy還在這個小小的島上。會不會很失望?當然會!我才不想說,「沒關係」這種話。

那天,住在淡水八十多歲的于小姐說,她還想有男朋友,可以聊聊天,可以一起很慢很慢地散步。她說,她還想辦一個舞會,想穿一件好看的旗袍跳舞,她說,她很喜歡跳舞。她說,她想再彈彈家中那部很老很老的鋼琴,她還想很多很多。也許在別人的眼裡看來,她只是一個每天待在家裡的老太太,可是她的心裡還是有些什麼是活生生的,沒有因為時間過去而消逝。

終究,我還是變成大人,不管我想不想,在許多人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大人。也許,大人的一些言行真的會令人感到討厭。也許,有些大人,並沒有那麼無聊。也許,在變成大人之前,就要面臨許多困擾和煩惱的事,有點孤獨。也許,你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孤獨……


也許,孤獨也沒那麼壞。


元首先生,你才說一段話,弄得大家好像要說很多話,這真的很麻煩啊!你又不是鳴人,我幹嘛要幫你呢?

Kathy想說說-上篇

才說要看電視,又不太想看了。電視有一種神奇而令人發懶的力量,而且它好像不太讓你有時間去想細節與內容。比起每天花在網路上的時間來算效益,雖然網路是比較麻煩,也比較慢,因為台灣的許多新聞反正也只擷取網路的片段,然後寫成不到500字的新聞稿,沒頭沒尾,弄到最後只好來個「網民追追追」的景象。哪怕是娛樂新聞也一樣。那一開始從網路下手不就得了嗎?!

可是,另一個困難又出現了。也就是,有些東西好像總得想上好久,內心裡仍無法產生明確的想法。被暫時放置在一旁的東西,就堆得像山一樣高。可能,醫生交待我要好休息的時候,Kathy往往連腦袋都想放棄使用。醫生通常都說,不要超時工作,不要想太多,失眠會變嚴重唷!要記得好好吃東西,至少補足維他命。結果是,每天應該要補的B群常常被遺忘。

即便是如此,腦子裡還是有些暫存的疑惑……

一、指考完的孩子問我怎麼選填志願?
Kathy的志願是……
奈良シカマル!並不是因為多聰明,而是超怕麻煩,加上很懶而已。這個不能當大學志願?那Kathy也沒辦法啊!這種問題是誰也無法回答的吧。如果有大人幫你回答,反而要很慎重地質疑一下比較好。
選擇你能承受的!
這是Kathy唯一能給出來的建議。雖然,你會擔心將來賺錢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大學讀的和你將來的工作是否有絕對性的關聯,完全不一定啊!可能,有人會有來自長輩的壓力,又在意別人的眼光,偏偏又想選擇自己的興趣,可惜興趣太廣……那只能選一個自己能承受的了!變成大人的時候,也該學著為自己的決定負些責任。

二、預錄的週記是怎麼回事?
室友追問Kathy半天,問這個預錄的週記是什麼東西?這種事,能長話短說,就不要短話長說。言簡意賅地說明:
台灣的總統府也不知道是誰想的點子,想學White House(白宮)的方式,錄一些總統的談話,要給大家看。不過,這個影片,是預先錄好的。也就是說,應該原本如果是週記,應該是每一週錄一段的例行性影片,卻預先錄好上傳,而且還被發現。然後,總統說要送小禮物,見見破解的人。

「老師沒有教他不能做弊喔?!哪個學校的?!」室友說道。平常看他呆呆的,這時候,倒是反應很大嘛。好像我也沒交待很清楚,又懶得解釋,把比利先生的blog文章點出來,讓室友參考參考。(他不知道,其實上電視那個是本人。)



  • 馬英九的總統治國週記-就算到未來,我還是要騙你們!
  • 對馬英九治國週記回應的回應:早說了,在未來還是要騙下去的嘛!(這篇是新的)
  • 這次發現的人是:http://blog.xdite.net/
  • (我們的資安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狀況……)


  • 治國週記
  • White House
  • (附上白宮官方網站。別說Kathy這次是瞎說兩個網站長得有點像。)



    Kathy再把書搬出來補充一下,這次搬出來的書是iWoz 。Kathy大概跟八百個人說過,他真的很帥!同時也被這八百個人質疑過,哪裡帥?

    補充的部份當然和Steve Wozniak帥不帥沒什麼關係,可是跟他的經歷有關。其實原本還有一本Bill Gates相關的書,書中還有提到他是如何和把Apple畫面中icon的點子拿到自己系統中使用的段落……至於這本書,它也不知道被哪個人借走,又沒有還回來!

    總的來說,這一類的書,Kathy還蠻喜歡。交叉比對一下,和現在的情況比較一下,總會有新收獲。暫時手中沒有另一本,將就一下。

    雖然不少記錄都寫著,個人電腦最早始於1975年,不過,這個記載好像還是有些定義上的問題。[參考項目1]70年代初期顯然已經有人投入將大型處理器輕巧化的工作,至於作用如何?Kathy當然不會知道!1976年生的台灣小孩,我是沒見過那種東西。但是我見過286~486這種等級的電腦啦。1972年使用的電腦……這是一個很神秘的問題!(Kathy只用2009年減去37來算,不要說太苛薄。)就連Steve Wozniak提到1973年1月進到惠普工作,還沒碰到個人電腦。(中文版第176頁)

    同一個章節(第8章)提及,當時HP-35(維基中有附圖)是第一台科學用計算計,同時是史上第一部可以握在手上的計算機,那也是1973年的事,普及率不高,雖然大家都很想要。當時,Steve Wozniak是22歲。


    再回頭看一下維基的條目,關於馬英九這一項,和Steve Wozniak同樣1950年生,只差一個月不到。為什麼用維基?因為它有其他語言版,又不是只有你寫的才算。後來很多人的自傳都重寫,我哪知道什麼是真的?條目裡的標注再看一下,1972年不是才剛從台大畢業,73年應該是服役,就碰到這麼專業的電腦?還是在台大的時候,可以選修Fortran?或是旁聽?

    某位畢業於中原大學主要修習電子類學系的說法,當時他們曾經接觸過大型處理器,但並非一般人可接觸。像Apple II這樣的個人電腦在台灣完全談不上普及。這位長輩約略是1952年出生。

    Kathy建議大家可以查一下前一任總統的大學成績單,記得裡面並沒有電腦課,倒是有德語及拉丁語課。德語及拉丁語聽起來都好難,所以印象很深刻。Kathy的母校是1955年創辦的,說不定,台大真的比較先進,我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也沒什麼好丟臉的。我又不是第一次不知道!Kathy只是參考維基條目裡寫的唷。

    然後,1976年從紐約大學法學院畢業。這個……Kathy就是那一年的嬰兒潮出生的。這一切都追不上啊!1981年取得哈佛法學博士……那是張懸出生那一年……問誰去啊?!但是Kathy知道,自己學Cobol時約是1994年左右,教室裡的主要使用機型是386電腦,開機要輸入Dos指令。現在,如果不是一直在相關行業中,應該許多人早就不復記憶。當時完全還不知道整個網路世界要走到哪裡去?每一天都可能充滿各種變數。95年左右,打開個人生涯第一個以www開頭的網頁時,是多麼驚喜!但都是一些很學術,都是英文,都是一些看不懂的東西。

    可能有人會說,沒有看過早期70年代使用的punch card,讓我們來看一下它長怎麼樣:
    From:Computer Wiki

    其實還可以找到很多種的punch card,不知道當時是跑什麼程式?

    最後,向有點梁赫群口吻傾向發文的比利先生說,Kathy真的拗不出來啦!是誰提出這麼無聊的提議去學White House?真的很糟糕!

    Monday, July 27, 2009

    Smile



    "A day without a laugh is a wasted day." - Charles Chaplin

    Wednesday, July 22, 2009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整個城市都在為愛煩惱?


    把這麼多明星放在一起,看起來很嚇人吧?!可能也因此吸引人去看這部電影。連原本的中文譯本也隨著電影改版,把海報的樣子放到書的封面上。至於明星效應,可不可能造成書的大賣?這是一個大問號。出版社想搭電影的順風,把封面改成這樣,也沒什麼不可以。各種書都改過封面。它不是第一本,也不會是最後一本。

    慘的是,Kathy先前看過書,然後在某次搬家中,不知道丟到哪裡去。

    電影版出現,又陪室友看了一次。


    其實,原本的版本,是下面這張圖的樣子。在台灣的銷售不知道算好還是不好?總之,好像也沒什麼人特別注意。買的時候好像是因為e-coupon快到期,問室友有沒有想要的書,所以買下來的。顯然,以後來是不要相信他比較好一點。

    先前,看過水瓶鯨魚寫的「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你也並不那麼愛他。」這篇時,雖然想寫,想到Gigi的瘋狂,我放棄了。後來,Muzikland寫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2009) - 收錯愛情風 /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之後,想想,Kathy只要點頭就是了。因為想到Janine的神經質,連我都怕……可是,好像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還不錯!

    首先,請想像一下,Kathy是一個神經大條超過男孩子的人。(熟客可能不用進行此項催眠)談戀愛的時候,我是個河洛話叫「俗辣」,北京話叫「沒種」(或是孬也可以)的那一型。本人一直秉持著,原本就沒種,以後也沒種的理念活下去。(這是指戀愛的時候)但是……就像九把刀常說的,人生往往最氣的就是「但是」(BUT)……還沒戀愛,就有人被氣死或被嚇死。

    一邊看電影的過程中,多少有點不耐煩。整部電影對白最多的都是女生,即使我有點同意Mary說的,真想回歸以前那種一部電話,一部答錄機的時期。整個影片的時間都處於一種強調女性化的焦慮中,忽略男性的那部份,產生某種歪斜感。好像男性都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似的……不,男孩子的困惑可多著呢!男女都是差不多的。異性戀和同性戀都是差不多的。

    大學男同學,小凱同學曾在某次和Kathy及姐妹淘在午餐時候,問過一件令眾人傻眼的事。小凱同學說:為什麼女孩子和我喝了三次咖啡,卻還是不讓我牽手?是的,這是一個男孩子的小小煩惱,而他真的很煩惱。我們只是淡淡地回應小凱同學:請問,你這個禮拜已經是第二次跟我們一起午餐,那我們都是你的女朋友?當然不是。這有沒有解決他的疑問?也沒有。阿弘同學說,他的女朋友太優秀,所以,他從不說「不」。我們猛點頭,卻在想,分手的時候,也是因為對方發現自己太優秀吧。我們很壞?有時候,女孩子也不像男孩子想像的那樣。更多時候,大家都活在別人的想像裡。

    小凱後來和一個同校的美女交往,阿弘則是被優秀的女朋友甩到九霄雲外。

    Sex and the City沒有交待,也無從交待的是,那些檯面下的,更貼近於人性的,多樣而迷離的部份。影集所呈現的是現象,大家樂於看待Carrie這個角色,本身就是一種現象的反射。看Gigi何嘗不是?為什麼放這麼高的比重在Carrie或Gigi這一類的角色?而不是Samantha?Gigi這個角色在這部電影裡所引起的共鳴的背後,反而是我比較好奇的部份。

    Jessie曾經追求過一個帥氣的男孩子,常常為了討好對方,買票看舞台劇,聽音樂會,接送對方……這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對方已經表明自身是男同性戀的身份!結局已成定局,Jessie仍然不願相信,她堅信,那是可能改變的。她的念力,或是願力,還是原力,最終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有些情況,並不是完全二分法。這或許正是為什麼從書到電影,老是覺得不知道哪裡不太自然的原因吧。而整個城市處處是為愛而煩惱,正在尋求無解的答案的人……

    17 Again-還懷念自己的17歲嗎?


    有些時候,看電影的理由是十分薄弱,像這部就是。室友說,這個男主角超級帥,所以就看了。那又如何呢?有時候,應該是絕大多數的時候,Kathy只是一個淺薄的人。選電影的時候,很意外室友會因此選擇這部電影?由於曾經聽聞一個說法,請你試想,如果你可以回去某個年紀,你想回到幾歲?據說,通常說出來的答案,就是你自己認為人生最快樂的時候。(不知道準不準?)所以和室友聊過這樣的話題,他提過,絕不想回到可怕的青春期。17歲?不是青春期嗎?好吧。男主角Zac Efron很帥!

    不是每個人都讀大學,這在台灣的孩子應該比較難想像。這大概是要勸說一些中年人,不要再抱怨的電影吧。

    Matthew Perry飾演的Mike O'Donnell已經37歲,在某家工司工作十多年,沒有升職,和太太正在準備離婚,住在高中好友Ned家(很酷的地方),不知道女兒的男朋友是誰?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否在高中生活中,和年輕的自己是否快樂地在籃球場上追求快樂?他只知道,高中因為心愛的女朋友懷孕,放棄保送大學的機會,將各種不順心的事歸咎於當年的決定。

    在他到母校,看著自己1989年英姿煥發的照片,似乎只是更加深遺憾。遇到某個像是工友的老人,問他是否想回到年輕的時候?看看37歲的生活,Mike O'Donnell想回到那個快樂的年紀。藉由好友Ned的幫助,回到高中生活,20年後的高中環境和20年前已經不同,而且還和女兒同班,和兒子參加同一個籃球校隊,他會發現什麼嗎?他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嗎?

    這段時間裡,他發現那個常常被他抱怨的太太原來很有才華,非常有魅力。女兒的男朋友原來是個像小混混的傢伙,而且還是籃球隊的一員。而兒子,常常被欺負而無法上場……一切和他想像的完全不同。

    Zac Efron或許在許多人眼裡是很帥氣的,坦白說,Kathy並不覺得他特別帥氣。可能因為也不特別認為Tom Cruise特別帥就是了。

    撇除男主角帥不帥的問題,真的有那麼多人想回到17歲嗎?再一次!即使,當初Kathy和室友是在五專時期,過著比在高中準備大學聯考那種生活要愉快,仔細一想,要回到17歲?還是算了吧。你呢?


    Thomas Lennon飾演的Ned與後來的校長交往的橋段,反而是非常有趣味的部份。



    Official Website:17 AGAIN

    Tuesday, July 21, 2009

    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永遠的缺?


    首先,必須承認,這部電影看完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累」!關於逛街這種事,一律幾乎都會感覺到累,說不定是我自身的問題。城市裡摩肩擦踵的景象,有時候令人不免想起末日景象是否這樣?

    這應該是少數只需要看預告,就會知道大致劇情的故事。購物狂?很多人會說,誰沒見過?或是,自己就是。




    美國是一個很有趣的(應該也是很恐怖的)國家,什麼都有辦法搞出團體,什麼都要治療,什麼都能治療。劇中的Rebecca似乎藉由團體治療擺脫卡債的陰影,得到一個才貌兼具的男友,並且對於櫥窗裡的東西懂得拒絕,Suze在婚禮上原諒這個曾經丟下伴娘禮服的朋友……現實中的Rebecca呢?天啊!我曾經認識好幾個Rebecca!

    現實生活中,Jessie和Vivian應該是代表人物;男性代表應該非Sam莫屬。

    女性在購物方面的情況比較容易被發覺,像是,以前某個女老師曾經告訴同學,她可以穿一個月完全不重覆的套裝,包括身上的配件都不一樣,包包也不一樣。非正式的統計是,她真的履行這個實驗,並且大約是一個半月沒有重覆任何衣服。只是,同學後來說了一句:人還是同一個!

    女孩子的購物模式不太一樣,也會改變,數字和數量所佔的比重各有不同。

    Jessie喜歡各種衣服,五彩繽紛,特別慷慨,通常對喜歡的男孩子最慷慨。她習慣一邊工作,一邊網購各種東西。屬於團購的長老級人物,為了團購,她還特別買了一部筆記型電腦,這樣不需要用到工作地方的電腦,每天揹著沉重的電腦上、下樓,也不會喊累。端午節前,Jessie會告訴大家,今年新口味的粽子有哪些?要不要團購?中秋節她會提供各式月餅的圖片,並且一一說明,問大家要不要合購?平時還有「面膜團購」、「Birkenstock鞋團購」(Camper也有一次)、「床組團購」、「水果團購」……

    這個問題在學生時期,並不算嚴重。因為,認識的時候,我們不過是16歲的平凡少女,既沒有信用卡,也沒有什麼需要花大錢的地方與機會。專科二年級後,慢慢地,女生宿舍也開始看得出明顯地變化。Jessie開始購入高單價的內衣,每天的樂趣是認真手洗,晾在房間裡,告訴大家,那是她的最愛。隔一陣子,「我的最愛」會變成另一套。如果一起去逛街,看到某個東西,她會不顧一切買下來,多半是因為要送給喜歡的男孩子。小到馬克杯,大到一雙Nike的球鞋,她都買過。我們不確定她是怎麼知道男孩子的尺碼?也沒有過問。

    為了大家不會因為錢而鬧得不愉快,女孩子的聚會時,吃飯的部份都是各付各的。我的部份,常常由Ivy代墊,然後再慢慢還她。大家選擇的餐廳在當時來說,是真的貴了些。青春的我們,像是一群永遠吃不飽的餓鬼。什麼吃到飽的地方,即使大家都知道Kathy吃不完,還是會說服著一起去,她們會幫我吃掉那一份,免得吃虧。只是,吃到走出門口,當場就吐出來的,好像也不只一次。

    直到Jessie工作後,她大方地請客,我們開始覺得應該拒絕。這不是當年那個299吃到飽,甚至是199吃到飽,而是動輒一個人消費單價會是台幣500元起跳的價格。她較早投入社會,開始工作,我們還是認為這個規距不要變動比較好。預算比較寬裕的時候,我們可以陪她去,比起她希望的次數少許多。她的身上,當時擁有7、8張信用卡,還有2張現金卡,那是一個發卡量很高的時期。某次,我們在喝咖啡時,問她,她有沒有信用卡欠款?她的答案是,當然有,不過不多。原本只是下午茶式的聊天,引起我們的好奇,再追問是多大的金額?還記得那個天氣很好的夏天午后,她舉起手,伸出五根手指,我們愈猜愈怕,最後真的是50萬!她不怎麼在乎地說,反正她媽媽罵完又會幫她還,所以不用擔心。

    其中某個同學很激動地要Jessie把信用卡拿出來,現場剪掉。Jessie拿出其中一張信用卡,在同學很拼命才用小剪刀剪掉之後,Jessie事不關己地表示,這種動作已經不是第一次,要幾張都有的東西,並不怎麼樣。這是她工作約一年之後的事。同學們也約定,以後和Jessie出門,只能去低消費的地方,不接近高消費的地方。只是,隔年,Jessie買車了!

    Vivian通常是個像女鬼一樣的人物,平常,她並不會出現。雖然是學妹,卻鮮少有機會見到她出現。慢慢地,我們開始害怕她的出現。某一次,我們在百貨公司遇見她,她穿著紫色金蔥的長外套,戴著長項鍊,穿著長馬靴,藍色與紫色的眼影,和過重的腮紅,Kathy想起早年舅媽的結婚照。同學遠遠認出Vivivan,並不確定是否是她?我們也無法確定。直到她看到我們,主動來打招呼,才確定原來是Vivivan。之後,我們互相看著彼此的牛仔褲,和平凡的打扮,不知道誰才像學姐?誰又像學妹?

    Vivian總是很忙的樣子,不斷地換手機,有2個GSM門號、一個3G門號,一個phs,外加一台PDA。電話常常在響,一個禮拜有四天要出門從事所謂的「一般性社交」。偶爾號召網友網聚,費用全由她負擔。我們常想,大概生意真的很忙。

    最後見到Vivian的時候,她抱怨工作的薪水太低,約略是2萬5左右,然而,她的負債是80萬左右。她說,都是男朋友花錢花太兇所導致。有次她和男朋友吵架,而去住在某個女朋友的家裡,朋友也被她的「易容術」給弄得不耐煩起來。已經差不多遲到,Vivian還在上第二層眼影,朋友勸她,上班遲到比較嚴重,不用上這麼重的妝,要補到辦公室再補。Vivian可是千萬個不願意,說道:工作可以再換,出去難看,那不是丟臉一輩子。朋友轉述的時候,我們心中各有一陣寒風吹過,輕輕訴說著:原來我們都是丟臉的人嗎?

    Sam的藉口連換都不換,永遠都是同一句「真正的男人就該敗一些真正男人的東西」!從抽捲煙到雪茄,買進一整個大型到佔去房間1/4大小的防潮櫃,裡面滿滿的各式雪茄。另外一面牆上,滿滿一牆的酒瓶,放著各種酒類。電視要大,車子要大,音響要好,唱機新舊不知道有幾部。

    朋友的聚會上,曾經有一次開玩笑地問他,同一件皮衣要穿幾個冬天啊?Sam說,真正的男人只挑選有品味的衣服,同樣的皮衣,他有4件。第一個拿LV包的人,也是他。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而是,他不和Jessie與Vivian不同的是,他租屋在外,換言之,吃也在外。這點是一直與吃住都靠家裡的人不同的地方。有記帳的人就知道,這佔去極高的比例,同時也是最難調降的部份。誰也不想去問他究竟有多少債務,光是一般性的計算,很容易知道這個人的負債大於資產。

    某天,朋友換新車,藍色的漂亮房車。以恭喜為名,行聚會之實,Sam開著新款休旅車出現,讓我們有些傻眼。然而,這不過是前菜,我們只是輕微有點不太舒服而已。當Sam毫不掩飾地告訴大家,他把老家的房子抵押,清償原先的欠款及購入新款休旅車……後面,他說了什麼已經沒有人記得,也不是那麼重要。我們很清楚,價值觀落差太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觀。戲裡的Rebecca給了一個美好的結局,現實的人生中,到處都是走投無路的Rebecca。金錢沒有對錯,信用卡也沒有對錯,只是價值觀有差別。Kathy承認金錢帶給人某些選擇權,有錢,可以選擇過接近於期待的生活方式,這點是挺愉快的事。不太能明白「永遠少一件衣服」的感受,那種缺憾來自於什麼?我不清楚。記得買過所謂「名人二手衣物」這件事。當時還是學生,用打工的錢向小潘潘買了一雙名牌二手鞋,還很新,很漂亮。小潘潘也很客氣,很仔細地說明。拿了打工的錢,用一折左右,近3千的價格買下來送給媽媽搭衣服。不過,衣服和鞋子在穿過一次之後,媽媽又嚷著沒衣服穿時,我就有點煩惱。不知道她是不是要去走星光大道?

    突然想到The Beatles唱的:




    Official Website:
  • 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






  • Friday, July 17, 2009

    Mahler - 9th symphony

    以前,以為自己聽古典不是會睡著,就是會吐。「古典音樂」這稱呼,彷彿有一股魔力,沉重的那一種。然而,如果仔細留意的話,古典樂常常出現在生活四周中,只是很容易被忽略而已。

    某個推薦Kathy聽Mahler的朋友卻是如此形容:
    有人推薦我聽Mahler的第八號交響曲,也就是「千人交響曲」,聽說很有名,所以我試著在車上放這張唱片,結果令我一路神經緊張。不知道這張唱片下次被拿出來的機會有多大?

    Kathy試著問對方,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想買呢?對方回應道,聽說很有深度,很有名,所以試著聽聽看。不論如何,推銷第一筆的人成功了,即使那個人不在唱片業的任何一環工作。同時,是失敗的。因為下次這樣的對象再建議什麼樣的音樂,大概會被當成過濾的要素之一。但是Kathy接收了唱片。

    改變Kathy對於古典音樂的看法的人,應該非牙醫莫屬!第一次還沒正式見到新牙醫時,對於傳統牙醫那種令人瘋狂的電鑽聲,及病人永無止盡般的哀嚎,仍存有同樣形式的恐懼。掛完號之後,親切的女士請我到候診室看書報,椅子很舒服,卻不是軟綿綿的沙發;整個診所雖然有鑽牙的聲音,但是沒有人在哭叫;我身邊的外國人夫妻顯得十分放鬆,猜想他們應該沒有在台灣看過什麼牙醫診所的慘狀,才會如此放鬆;印象很深刻的是,幽幽地有音樂聲非常漂亮的從不知道安裝在哪裡的揚聲器傳出來,說不出名稱,沒有人唱歌,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無法稱呼。因為太長的時間沒有人尖叫,心裡偷偷以為,這些人應該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吧……

    年紀約略是50歲前後的牙醫先生並沒有令我放下什麼心防,護士的微笑對我沒有作用,牙醫先生看看之後,問Kathy是不是願意給另一個牙醫大姐姐看看?誰看都一樣的下場,不是嗎?心裡雖然這麼想,但還是選擇有禮貌地說出「試試看」這三個字。幸好,Kathy願意試試看,牙醫大姐姐仍然至今處於Kathy經歷中,不敗美女牙醫的地位!不痛,怎麼會痛呢!因為有麻藥,還有美女牙醫姐姐美妙的話語……話說,美女牙醫姐姐有時候叫我,我卻沒有做出反應,是因為每次光是盯著她的眼睛看,好像就會掉進什麼神秘的地方去似的。終於,我不怕看牙了!

    後來,也明白原來是牙醫先生喜歡聽古典樂,他認為適度的音樂可以讓病人放鬆。所以選擇的音樂及音量的控制都很仔細在考量。有時候,不禁會懷疑,這麼在意周遭環境的時候,會不會忘記病人正在看牙呢?爾後證明,這是多慮了。

    中間聽過一些音樂劇,那和真正的古典音樂還有一段差距。第一次聽「千人交響曲」的時候,真的會受不了。比起Horowitz演奏Chopin的鋼琴曲而言,是相對難以令人融入的。

    然而,很難想像的是,從事目前工作的前期,Kathy一直試著找出適合的音樂,因為當下的神經繃得比較緊。為了繼續那看起來散漫的態度,應該說是心情上的自在,另一個朋友給我Mahler的交響曲,他說,是由Giuseppe Sinopoli所指揮錄製的版本,據說會給我完全不同的印象。之後,大多數的工作時間,主要是在第九號交響曲中渡過。

    大家可以想像的是,Kathy長期和流行音樂相處,有部份不是那麼流行,但仍保有流行音樂的元素,既不懂什麼交響曲的結構、對位這些很複雜的樂理,完全憑著沒有什麼天份的感官去聆聽。要說不好意思,頂多是對那些長期投入古典音樂的人有些不好意思。「感官」是十分直覺而無分析,對Kathy而言,沒有真正的優與劣,只有順不順而已。

    後來知道指揮Giuseppe Sinopoli背後的故事,對於音樂的樂趣也會增加一些。也有像Sergiu Celibidache這樣執著於某些原因,對於Mahler的作品似乎懷有不滿,而不願指揮的人。

    音樂,有時候實在太過於私人而無法好好言說吧。







    以上影片不是由Giuseppe Sinopoli指揮的演奏。

    Tuesday, July 14, 2009

    非誠勿擾-徵婚啟事?

    From:cri.cn

    『妳要想找一個帥哥,就別來了。
    妳要想找一個錢包,就別見了。
    碩士學歷以上的免談,女企業家免談(小商、小販除外),省得咱們互相都會失望。
    劉德華和阿湯哥那種才貌雙全的郎君是不會來徵妳的婚的,
    當然我也沒做諾丁山的夢。
    妳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妳。
    沒期待您長得像畫報封面一樣,看一眼就魂飛魄散。
    外表時尚,內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
    要是多少還有點婉約,那就更靠譜了。
    心眼別太多,歲數別太小,會疊衣服
    每次洗完燙平,疊得都像剛從商店裡買回來的一樣。
    說得夠具體了吧。

    自我介紹一下。
    我歲數已經不小了,日子小康。
    抽煙,不喝酒。
    留學生身份出去的,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
    沒正經上過學,磋砣中練就一身生存技能。
    現在學無所成,海外歸來。
    實話實說,應該定性為一隻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的三無偽海龜。
    人品五五開,不算老實,但天生膽小。
    殺人不犯法的,我也下不去手。
    總體而言,還是屬於對社會有益無害的一類。
    有意者電聯。
    非誠勿擾。

    這段算是開場的部份,是用聽的,一定不準。八分、九分像就很不錯,至於錯的那部份,就請指教,因為Kathy也不太懂什麼「三無偽海龜」這類詞句的用法。

    或許,1989年你沒讀到陳玉慧寫的《徵婚啟事》,1998年又沒看到劉若英主演的【徵婚啟事】,屏風表演班的舞台劇從1993年至今,也有好像三個版本左右,都可能錯過了(其中一個版本是天心主演)……倒是許多人有機會看到【非誠勿擾】。

    陳玉慧那本書,Kathy沒看,舞台劇的部份不巧最近的一次也錯過了。不過,1998年的電影,倒是因為一些因素,除了進過電影院看過,還在學校的「蚊子電影院」陪同學看過,後來曾經附在劉若英的唱片中,不知不覺看了幾次。若不是恰巧看過電影版的【徵婚啟事】,看起【非誠勿擾】是否會少一點味道呢?可能會,可能不會。無從假設起。

    拿11年前的電影來比較是有些不公,時空變換,當年杜家珍(劉若英 飾)在報上徵婚,秦奮(葛優 飾)都在網路上徵婚了。相較於當年杜家珍在報上刊的:
    『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短短幾句,秦奮可謂是鉅細靡遺卻又抓不著邊。只是秦奮是真的要徵婚,杜家珍則不然。

    在看【非誠勿擾】時,當年那個片段多少還是會浮上心頭,要整個清空腦子來看,似乎不太可能。作為一部賀歲片來看的話,娛樂性還可以,可以視之為「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這種想法下延伸而來的故事。當中又混雜著過往對於葛優的刻板印象,不論是口音、用語,看完之後,不知不覺會學著他的口音說話。被會影響的因素實在有點多,要單純以「就是看一部電影」的心情,完全辦不到。

    例如,一開始就會想到在【天下無賊】裡,葛優的台詞改編之後變成:
    廿一世紀什麼東西最貴?-和諧
    多少在一開始便很清楚,看完之後更確定的是,葛優就是會鎮住全場的一個演員。不論是他的姿態、神情,其他的演員似乎完全被比下去。

    舒淇在這部電影中,多半被形容為成功轉型。Kathy看起來,倒是沒有太大的差別,反倒是角色本身就有差異,另外,看導演的功力居多。內心戲的部份,顯得勉強。

    台詞的部份,可能有點多,為了刻意聽起來比較沒有那種「台灣國語」的味道,所以刻意許多。特別是同時有徐若瑄的那場戲,突然很想說:徐若瑄的台中腔贏了!

    整部電影稱得上很不錯的部份,應該是畫面的選擇或處理吧。畫面不像過往的刻板經驗,灰灰地,黑黑的,沉沉的,弄得整個故事不是這樣也難。這次,則是明亮的,多彩的,特別是在日本所取的景,像是一幀幀的海報,畫面由於許多元素組成美麗的構圖。

    但是,曾經不知道哪時候曾經耳聞,葛優好像不敢搭飛機,不是?(極度困惑中……)

    在【徵婚啟事】中,還是沿用陳玉慧的方式,所以有一些素人在當中演出。至於他們當時究竟有沒有發現那個人就是劉若英?這是個謎。雖然幾次,奶茶曾經提過,她本人和在台視節目前是不一樣的。可也沒差那麼多啊!或許,他們可能覺得像,當下卻認為不可能,抑或認為只是某個長得像的人而已。這點在【非誠勿擾】中並沒有出現。

    非誠勿擾】在音樂上的強烈性是否真的超越【徵婚啟事】?無法比較。就張力而言,金士傑對著杜家珍唱起「永遠的微笑」時,拉到一個很深同時很高的地方,直指杜家珍的心情,又單純是余文本身當下想表達的。【非誠勿擾】的音樂並非不具特色,只是略顯刻意。能否合台灣觀眾的胃口?Kathy無法確定。室友表示,最後片尾的音樂讓他傻眼。

    以娛樂性來說,是可以一看的電影。特別是,沒有看過【徵婚啟事】相關的其他表演,會更容易融入吧。


    Monday, July 13, 2009

    休暑假?

    From:musico

    之前,Kathy是幾乎不開電視,除了看看公視是最大的娛樂。平常除非室友開電視,否則,電視機的寂寞是我所不能懂的。而當醫生們指著那不太好看的數據時,再加上恐嚇……Kathy一般不會只在一家醫院檢查,這樣才能比較出準確性來。終於,還是放假了!

    大考完的人放假,Kathy也放假!

    一開始並不是看電視,而是上網。先把之前訂閱的不論是什麼消息先看過一下,能馬上消化的就先消化;不能馬上消化的,先放在一邊。只是,幾天之後,室友說,這完全不像在休息,好像在做另一種功課了。這樣不行!又被打回票,被推薦看一些電視節目,或是影片。

    電視是一種不好的東西,這是長大之後才明白的。體育台是一個比較愉快的東西,只是今年的NBA選手,有許多已經不認識。之前記得的那些人,原來都已經變成「老將」。新聞台這一類的節目,能略過去不看就不看吧。有時候,還是會不巧看到,弄得人頭昏眼花。娛樂性的節目,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快樂。電影台,有時候也不是很愉快,老有被廣告不斷打斷的困擾。通常都由電視兒童出身的室友拿著選台器,轉來轉去。

    休息幾天,感覺上似乎比較好一點點。畢竟,這和醫生的期待是有落差存在。醫生們在交待這些事的時候,Kathy多半會討價還價。有一次還把手掌伸到醫生面前,指著說:看,我的事業線都快長到中指了。這可不是我願意的唷!這當然有一半是胡扯,只是單純討厭時間溜走,看著晴空朗朗卻什麼也沒做,然後,夜晚又來了。有幾天,眼睛非常不舒服的時候,過著這樣的日子,實在很像活受罪。心飛得老遠,還是得飛回自己的床上睡覺,等到有夢的時候,再飛出去。

    上個星期,遇到室友非常忙碌的一周。每天都把工作帶回家,連半夜手機也會斷斷續續響起,他沒睡好,我也沒有。很想把他的手機接起來,然後學一個女鬼的聲音,告訴對方:你~找~我~嗎~?僅止於想想而已,多半還是在數著鈴聲,看響到第幾聲會被接起來。

    如果是冬天的假期,至少會覺得只要躲在被子裡,就能很順利地度過。如果是夏天,就有點討厭。


    究竟「夏日戀情」這種願望已經許了幾年?已經記不清楚。周末的時候,某個認識多年的年下之男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出去?因為陰錯陽差,而沒機會去。反而被念了一頓,說,像Kathy這樣,就算要介紹對象,也是咫尺天涯,一點用也沒有。只回了一句:現在會用「咫尺天涯」這句話的人不多了,你老了!

    上次和室友在天台玩仙女棒時,我們在研究對面三樓的男生為什麼老是穿條四角褲,坐在床上打電動?

    Kathy:其實他知道有人在看。
    室友:你怎麼知道?
    Kathy:因為有次我站在這裡和他對看很久啊。
    室友:你白痴啊!
    Kathy:他才有毛病,上廁所還故意不關門咧。
    室友:那你還看?
    Kathy:有人打開門讓你看,你會不看嗎?
    室友:那要看好不好看了。不是啊,這樣很缺德吧?
    Kathy:你是說我,還是說他?
    室友:……好像差不多。


    簡言之,Kathy放暑假。以上。



    Saturday, July 11, 2009

    成名的15分鐘

    先前,曾經在YouTube上看過關於MichellePhan驚人的「易容術」。





    之後,巧合地又在侯炳瑩的火柴盒裡,瞧見好個儷人倩影的 - 「正妹」這一篇。

    這些平常倒是沒有怎麼跟室友提過,單純不覺得有什麼好提的。當許多人都看著那些美妝保養、時尚潮著的節目,並且依樣照做,總覺得大家都愛看美女是個事實,只不過「巴黎草莓」真的很難遇見啊!

    室友那怕死又好奇的心態,在Kathy帶領下參拜過YouTube之後,也終於知道誰是「傳說中的慧慈」。好巧不巧,昨天傍晚和室友分享過MichellePhan的「易容術」之後,晚上他喜歡看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播出的是「壁花變公主」單元。不過就是把「康熙來了」的卸妝單元倒著玩而已。換言之,我們只是在看「易容術」的神奇!昨天也有「傳說中的慧慈」。(Kathy雖不是鄉民,卻沒有Lag很大吧。)


    「分手擂台」-讓慧慈大紅的節目
    (其實看完這集完整節目之後,笑到沒力。)


    連蘇打綠還特別花了三千通告費,請慧慈當嘉賓!


    20090711的電視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締造驚人收視率的節目片段!
    (個人對雯子那個片段比較感興趣)

    總的來說,室友差不多是被嚇到魂不附體的程度,不停叨念「這世界都是假人」

    並不清楚為什麼室友受驚的程度會如此強烈?可是,平常出門,他都屬於會因為打扮而讓人等上很久的人吧。只是多半,室友主要是在弄頭髮,會弄很久。即使說過許多次,真的沒有人會特別留意,但他還是無法相信。我們要一起出門的話,通常Kathy已經倒在床上等到睡著,才又被叫醒著說:不是要出門,怎麼在睡覺?!(我也是千千萬萬個不想啊。)

    昨晚,他又問Kathy:你那些大學同學該不會都是假人吧?

    不太清楚「假人」的定義是什麼?有的人化妝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舒服一點,有些則是希望自己看起來能驚艷四座。唯一一次比較誇張的是,和某個同學約好一起吃飯,結果等了超過4個小時,這種經驗實在痛苦所以難忘。通常,這種人都會在這令人等待的時間內失聯,出現的時候,不是給一個很糟的藉口,要不就是老實得令人退怯。等待4個小時之後,得到的回答是,他沒有空接電話,因為他在遮黑眼圈。第一次沒遮好,所以弄了兩次,才能出門。就這樣,Kathy那站在路邊4個小時,拿了5包路邊面紙的青春隨風而逝,比青春小鳥飛得還遠。只是跟Kathy吃飯啊,又不是約會。對方的理由是:我怎麼知道我們吃飯的地方會不會有突然出現的正貨?!如果被很帥的男生看見自己的黑眼圈就無法四目交接放電了。

    我‧輸‧了!

    這樣是「假人」嗎?好像不是。他們一直很認真面對這樣的事,只是,太認真了點!想起那部韓國電影【미녀는 괴로워】(台灣譯名:醜女大翻身)之後,許多人討論著「整型」是什麼呢?其中一個男性朋友說,那和化妝大體上是差不多的意思,並不排斥。其他的男性朋友多半都表示,如果整型過,請不要說。遇過墊過鼻子的50多歲女士,她認同自己長得還不錯,除了鼻子比較沒那麼漂亮,所以就去墊了鼻子。雙眼皮這種不大不小的,也有一些人去做,除斑、除毛、美白這種也有。基本上,他們高興就好。因為,整都整了,誰能說什麼!

    Kathy的意思是,即使是變性,也不是什麼很嚴重的事。在一個男人的身體裡,放著女人的靈魂,也太痛苦了點。反之亦然。前提是,明確知道自己的需要與想要,還有能力所及的部份,各種因素考慮過之後,決定之後,就不要再說後悔。(因為Kathy也幫不上任何忙,懂嗎?)

    Kathy?不不不,我都是「逆向行駛」。如果一開始就看到完全不怎麼樣的那一面,還能夠堅強忍住,應該,可能,大概,或許會慢慢看到優點吧。

    所有的事似乎乍聽之下是沒有關聯,換個角度想,這些人都是素人成名。之前有如花,一心想當藝人,後來這個年輕的女孩子,也不知道現在在做什麼?每次看到許純美上節目,或是搏版面,總會令人想起她那個曾經在賣場裡流浪過的女兒,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女兒會剋父母的模樣,也許,她的女兒並不想當她的女兒,只是沒得選而已。這些現象被新的現象取代,沒有人成為真正的明星,速度愈來愈快,甚至像是單次使用的消耗品般。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Andy Warhol能在1968年說出這樣的話,或許,他已經明白消費比創造來得容易為大眾所接受。而人們的內心,有時候,難免仍期待真正的明星出現,而不是一個空洞的現象。



    Wednesday, July 8, 2009

    This is it!-曾經,我們因此而快樂地舞動著

    先前,有多少人隔著遙遠的距離,熬夜守候Michael Jackson最後的一程?是一個謎。無法估算的一個謎。Kathy沒看,只是後來電視好像又剪輯過一些片段,製作成一些不倫不類的特別節目。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耗掉一個小時。Kathy也要寫個什麼哀悼文?不不不,這不是Kathy的專長。我的專長?千萬別逼Kathy承認是扯淡!

    一個小時不倫不類的節目中,突然勾起不少回憶。關乎青春,關乎童年。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很小,約莫是小學二年級左右。對於音樂接觸得很早這件事,要歸功於長輩在4、5歲時給Kathy一個一般小孩不太有的玩具,那就是錄放音機。當時的錄放音機大約長得像如下圖:

    會得到這樣的玩具,源自於Kathy小時候愛玩電器類的東西。家裡早期有一部手提式Sony的錄放音機,全日製,有一陣子Kathy一直在玩錄音,把大人的聲音錄在空白錄音帶上。之後,爸爸好像感到自己的玩具被一個小孩子這樣折騰有點可憐,所以買了一部類似錄影帶回帶機大小左右的錄放音機給我。房間裡還有一部不知道誰家不要的黑白電視機,大約長得像下面這樣:
    From:Ontario

    聽廣播有一部小小的收音機,可以放在床頭,只是訊號不太好。這三者,可以並列為Kathy三大重要的東西。(咦,好像從來沒有提過功課?)

    認識Michael Jackson是小三左右,表姐在房間裡貼著兩個人的貼紙,一個是Michael Jackson,一個是包偉銘。表姐說,誰敢碰就打斷他的手!那年夏天,就在【Thriller】這張完全聽不懂的語言的專輯中渡過。當時的表姐已經是高中生,對於新環境有太多感到新奇的事,暑假帶著我們這群小鬼在院子裡,然後要我們看她表演跳舞。偶爾,她會教我們一點簡單的東西,我們要充當舞群。現在想起那樣的畫面,真不知道該說可憐,還是可笑……。

    電視節目雖然由於時期屬於怪異得令人不能理解的時期,廣播節目亦是。就在那樣什麼訊息都傳不太開的時代裡,流行音樂只有缺角,倒沒有缺席。也就是,可能極不完整,但是仍有機會接觸。

    一邊聽著日本流行音樂,一邊也聽著廣播裡所餵食的西洋流行音樂,加上不怎麼穩定的西洋流行音樂節目,一個人在房間裡隨著音樂跳舞,其實還蠻愉快。只是在大人的眼裡看來,多半會搞不清楚小孩是笨還是聰明?是乖,還是不乖?並不像現在的大人,只要兩歲的小朋友扭個幾下,就會覺得:啊,這個小孩喜歡跳舞,送他去學舞吧!沒有這回事!

    有些小朋友確實從小被送去學琴、學舞(絕大多數是芭蕾),也有許多人的家裡都擺著鋼琴。只是Kathy家並沒有這回事。外婆說,將來Kathy搬家之後,要買鋼琴給Kathy,這件事也只是說說而已。期待這種事,還不如去玩別人家裡的比較實在。跳舞這種事,學校會有老師選出一些學生參加諸如「民族舞蹈比賽」,或是「大會舞」(和啦啦隊差不多),運動會時也會另外排啦啦隊的舞。只要被選上之後,就能照著指導老師編的舞,練到沒力氣去匪類。樂器這種東西,只要進到學校樂隊,就能拿著老舊的樂器練習像是升旗、頒獎時需要的曲子,其他時候,你要練什麼音樂,都是隨你高興。通常,大家不太想去打大鼓,一般也由男同學擔任。



    練舞的時候,除非是全體彩排,否則,都是一團亂。下面的人一直在玩,當然要學一下電視裡看到的那種很奇怪的舞步。芭蕾的姿勢,也會學著擺出一、兩個。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中學二年級才停止。

    中學時,已經有英文課,有英文字典。打開了另一扇門,我們可以唱,也可以聽得懂比較多歌詞了!不懂?就查字典。(還是跟用功沒什麼關聯。)亂唱之餘,多少比較懂得意思。也有更多人投入聽西洋音樂。如果,恰巧和某個同學聊起共同會聽的廣播節目,就會聊起來喜歡什麼樣的音樂,Michael Jackson的音樂必定無法避免要學一段不倫不類的舞步,這樣大家才會更開心。(不是要聯考嗎?)




    藉由有限的管道,我們有機會聽到Jackson 5,跟著唱許多60年代、70年代的歌曲。


    總會哼個副歌!好high呢!


    另一首當時廣播也常常會播的超級芭樂歌。

    一到專科學校,Kathy隔壁的男同學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兩隻腳不停舞動,原本不怎麼說話的兩個人,就開始沒完沒了地聊起跳舞這件事。他在當時已經把月球漫步學得有模有樣,Kathy愈感自己有點肢體障礙。他會安慰Kathy,這需要練習。當然,開始有舞會了!當時會覺得慢舞就是校長的開場舞,或是累了該到旁邊休息、吃喝時候放的音樂,誰想跳慢舞啊?!這時候,如果在舞會上能夠show出Michael Jackson的舞步,馬上就會成為焦點。很快地,就有人來問Kathy,那個男同學叫什麼名字?有沒有女朋友?




    沒人能說這不是另一個經典的MV。

    很多人也許會想,這麼多年沒出過專輯唱片,也沒有大型表演,這樣的一個明星不是和斷線的電話一樣嗎?也不盡然。Kathy接觸吉他的時候,好奇問起,難道沒有什麼令人令象深刻且著名的女性嗎?可能也出於一種自我催眠的想望。當時,就有人直接告訴Kathy,有Jennifer Batten。一位曾經和Michael Jackson合作的吉他手。



    舞廳被KTV及夜店取代之後,許多人可能很久沒機會快樂地手舞足蹈。許多人對於這些報導感到有些疲乏感,不過,在某個程度上,喚起一些青春的記憶,那些舞動的日子裡,動作可能不是很漂亮,稱不上可愛,更稱不上利落,但是,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們因此而快樂地舞動的身體,即使對於自身的未來完全不清楚,找不到方向,日子還在考試與同儕之間被壓迫著,仍愉快地舞著。少了這些流行音樂,在慘白的青春裡,要如何渡過?完全無法想像。

    曾經,學過那些舞步的人,應該都知道,那不只是動作的難度而已,如果沒有一個修長的身形,也不好看。腿要夠長,人要夠瘦,那並不容易。就像籃球中鋒,永遠都想找一個高個子,只是高個子同時具有中鋒能力的人,也太少了點。

    朋友最近也避免聽Michael Jackson的曲子,我知道,那是一樣的心態,單純為了想反著走而已。之前,在演唱會售票的時候,還曾經問過朋友有沒有打算買票?他說,很想去,可是沒來台灣太可惜了。之後,新聞成為避談的話題。過陣子,才會在心中釀出些什麼來,再愉快地聊起青春的故事。



    延伸閱讀:
  • King Of The Pop: Michael Jackson (1958-2009)

  • CNN拍到麥可傑克森的鬼魂?

  • Tuesday, July 7, 2009

    イキガミ-標準化的社會價值如何存在?

    三沢光晴的意外,接著而來的又是Michael Jackson,不禁想起1997年,似乎多少令人感到不祥的一年……原本打算寫在6月的劉奶茶也變成未完成的草稿,一直閒置著了。(改天有機會再來完成吧。)

    最近能看的影片或是書,以及想做的事,多半都擱置不前。倒是看了一部去年上映的日片-イキガミ(台灣譯名:死亡預告)。

    另一部由漫畫改編而成的電影。不過,這部漫畫在台灣目前也只發行到第5集的樣子,每一本是由2個故事左右。電影的部份則是取自漫畫中的第一集與第三集裡的故事加以改編而成。

    依照Kathy踩地雷的慣例,還是先說明一下劇情-

    「國家」這個龐大的組織,由於薄弱的理由,立制「國家繁榮維持法」強制剝奪人民生命。不可能是全部的人民,而是部份。這個「部份」是在學齡兒童入學的第一天,便施打藥劑,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將會在18至24歲之間,收到「イキガミ」(逝紙),通知這千分之一機率選中的人,死亡的正確時間。所以,只要被施打藥劑的學童,無一可幸免這樣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並且伴隨著18到24歲之間可能死亡的態度,或是,機率很小,應該不會是我的態度活下去,直到25歲的到來。

    藤本賢吾(松田翔太 飾)人生來到25歲,確定自己不會領到「イキガミ」(逝紙),不過倒是在戶籍公所從事送達「イキガミ」(逝紙)的工作。有點疑惑,仍舊繼續這樣的工作。如果影響到工作,或是被認為是存在著頹廢思想的人,凡對「國家繁榮維持法」有異議的人,皆屬於思想頹廢者,下場將是一場無法想像的災難……傳達這樣死亡通知的人與死者,或者死者的家屬朋友之間,該採取一個什麼樣的態度?這點似乎也不容被思考。這個工作唯一能做且該做的只有,儘量準時把死亡通知交給被通知者,並提出報告。

    看完之後,反而對於「國家」與「制度」這種東西存在著很大的疑惑。漫畫的部份,單行本發行到第五集,卻仍看不出來走向。畢竟是一部未完成,甚至連會不會完成都不清楚的漫畫。只是,還是可以試想那樣的情景。

    「國家」這個擁有龐大權力的組織存在之後,以電影中的說法是,「國家放棄了少數人民」。被「國家」所放棄的人民該如何自處?這個好像暫時是沒辦法解決的事,被注射了針劑之後,可能有解藥,也可能沒有,目前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整個國家的人民只能擁有一種標準,就是「國家」這個組織下的所認可的標準,其他則視為異端。

    每天的工作只是在通知某個人,告知對方只剩下24小時可活。這種工作對於藤本而言,可能存在著許多困惑,有點無能為力。可能有人認為這是人之常情,然而,或許也有從事這樣的工作而樂在其中的人也說不定。當人民從小被教育為認同「國家」為最高指導原則時,其他思想的價值都只能屬於檯面下的私人領域。它當然可能存在,只是不被允許提出,更不可談論。「標準化」的社會,看起來毫無生氣而呆板。

    它是部灑狗血的電影,到目前為止也像是部灑狗血的漫畫。主人公的工作使他常常必須面對的是在24小時內將死的人,那些末日般的情景,總是多少給了些滿溢的描繪。在「被遺忘的歌曲」這個故事裡,改編了故事本身,終於在這個橋段結尾的時候顯露人們嗜血的一面,如果不是在生命的最後唱出最想唱的歌而倒下,那首「みちしるべ」就不會具有故事性與爭議,它只是一首可能流行的歌曲而已。這倒是比漫畫中的把「逝」轉為「生」的這種正面思考要來得直接而明白。

    有人拿這部電影和【死神の精度】或是【デスノート】(DEATH NOTE)相提,可能因為都和「死亡」相關的緣故吧。Kathy倒是認為,相較之下,イキガミ有相對薄弱之處,可能太灑狗血,使得整個影片看起來非常疲乏無力。

    然而,就一個「組織」下所產生的困惑,倒是多一點。

    フィルハーモユニーク「みちしるべ」

    From: http://www.myspace.com/philharmounique

    もう少しで私の誕生日がやってくるけど ただ ローソクは増える
    右へ左へ伸し掛かるモノの バランスの中で心は揺れる

    争いは嫌いだが 心の中ではいつも 誰かにピストルを向けたりしてる
    人をつき落としても上がりたい表彰台 何かが欲しくて 何かを目指して

    誰もが現代にみちしるべを探している

    生きる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戦う事か 戦いを避ける事か
    正しさ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間違わぬ事か 見失わぬ事でしょうか

    また朝が来て 顔を洗えば私に終わりがあるなど水に流れる
    悔しいくらいに かっこよくいたい 悔しいくらいに 良き人でいたい

    涙で枯れて 笑顔で皺が増えて 愛しき人と 何かを背負い腰を丸くする
    苦しいくらいに 幸せでいたい 苦しいくらいに 幸せにしたい

    それでも それすら忘れる時がある

    優しさ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許せる事か 許さぬ事でしょうか
    愛する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思いやるだけか 疑う心をも隠す事でしょうか

    雨にもマケテ 風にもマケルけれども いつか私もみちしるす

    生きる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戦う事か 守り続ける事か
    正しさとはなんだろうか? 踏み外さぬ事か
    自分だけが失わぬことなのか

    これから先歩む一歩が 死にゆく一歩でなく 生きゆく一歩であれ
    これから先歌う言葉が 恥ずかしながらも 人の心を打つ様にと
    それが私のみちしるべ

    Trailer:

    我的網誌清單

    wibiya widget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