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9, 2017

X JAPAN: WE ARE X-沉到海裡而聽不清

再強調一次,永遠會有地雷,不碰地雷的人可以關上。

高雄電影節時已經上映過,想當然,票也是一瞬間賣完。好像也沒差,那時候我好像也不在。(話是這麼說的嗎?)然而,個人以為高雄電影節這個版本的預告做得比較好,所以還是選了這個影片來當預告。畢竟本來就是同一部片……,只是不知道該不該用「紀錄片」這個詞?

「……因為我們的主唱被洗腦了……」YOSHIKI面對美國的訪問時,發出這樣的句子時,大家都笑了!一度訪問的人語塞,應該在想,這是怎麼回事?你們主唱吃人血嗎?是不是會傷害小朋友?那你還讓他當主唱?而終於回神說:那個被洗腦的主唱現在恢復了嗎?真的很像搞笑訪問。

然而,這也是最沉重的一段。(國修老師說的沒錯啊,好笑的都殘酷。)

這不是給完全不知道X JAPAN的人看的一部電影(辜稱為電影,而非紀錄片。),有一下子,抽離自己,如果Kathy什麼都不知道,能看得懂裡面在說什麼嗎?老實說,有點困難。好像只會得到,這是部宣傳片的印象,宣傳一個樂團,它成軍很多年,它賣了不少唱片,很紅卻又沒聽過,試圖打進世界的市場,死掉的人不少……像這樣的印象。

圖片來源:Amazone.co.jp
《洗脳~地獄の12年からの生還~》(台譯:洗腦:X JAPAN主唱的邪教歷劫重生告白)讀完之後,生氣的感覺還多少存在著,結果他還是沒有在電影中說出「對不起」。除了期待HEATH之外,另一個期待只有這個而已。不幸地,兩個期待在本片中完全失落。HEATH的訪問僅有一句,鏡頭比PATA還少,雖然PATA很有喜感。(名字的由來即有譜星感啊)

即使,YOSHIKI說出直接的話語,表示TOSHI被洗腦了;TOSHI如同書中說的,拿出當初在走唱告訴大家當時成為主唱是多麼不對的影片,然而,Fans是無法真正地揍上TOSHI一拳,再說「沒事了,我原諒你。」這樣的事。(真這樣做,他會被打到死掉吧?)即使提到不堪的過去,確實令人心痛,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久好久了,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遺憾。都到這個年紀,再拍出這樣的影片也是計劃好的事吧,難道不能更真實一點嗎?不能提的事,或許依舊不能說出口。整部片還是存在著主要的內容由YOSHIKI主導的印象,他想做的,他想說的,他想表現出來的印象。但每個人終究還是不一樣的吧?如果回歸到音樂本身的話,唱片、演唱會、宣傳及MV,甚至微電影不是也能達到音樂本身嗎?總覺得在迷霧中看著,而不是看見了什麼。

承認年紀變大的片段也有趣。正因為走到這個時候,還是拼命地想多做一點什麼,反而因為太過於拼命,反倒是像在為了某個青春的遺憾而泅泳,會得到什麼?卻是個未知。他們的青春只有那時刻,遺憾也已經成為遺憾,歌迷身上的青春與遺憾,也是如此。至於需不需要繼續為同一件事奮力?則是個人的選擇。成為美麗的大叔們,仍是那句,太過美麗,而看不到內心。不如還是聽

The ancient Greeks believed Swans only sang once at a point of their death--
One beautiful lament...
為何這一句,也會出現在這部片裡……是表示這是開始?還是結束?

YOSHIKI的母親難得地出聲,說了一段話:這個孩子從小多病,說他無法長到成年而會早夭,如今卻活了幾十年,真不可思議……(只記得大概,所以快點記下來。)令人想到村上春樹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中提到"所謂獨生子就是被父母親寵壞的、虛弱的、任性得可怕。"(p.9),腦海裡冒出的是這一段。

原本在想,電影院裡有多少人呢?其實還不少!比起某些電影只有不到5個人在同一廳的經驗,至少有20個吧。(亂估的,不要當真。)當然有些人會以自己的方式出席,如果每個人更帶著強烈的風格出現,應該會很有效果!大家都來cosplay的同樂會一般,會被認為不知道什麼奇怪的電影,都是奇怪的人才去看的集會。(多半的人還是去看Fast 8啊)席間有一對比較特別的是像一對夫妻的伴侶,由於相偕走路的模樣太過自然與默契,自然而然認為是伴侶。不論從女性或是男性來看,似乎都有50歲以上,穿著非常樸素,個子不高,說話聲音非常小,完全聽不見在說什麼。散場時,女性手上還拿著一張電影DM,應該是帶回家當作記念。有一種,這兩位的哪一位,或是兩位都是「前輩」呢?默默尊敬起來。

假如有人因為喜歡《Searching for Sugar Man》而想看這部片的話,奉勸千萬不要!完全是兩件事。廣告詞,也只是廣告詞。

走出來的時候,下過一陣雨,地面還是濕的,突然想到,電影裡面有那首嗎?


這篇文還是要感謝1997年的LAST LIVE。原來,當時TOSHI如果說了什麼不該說的,音控會自動關掉他的麥克風啊!(笑)一場YOSHIKI不願意辦,而HIDE說要辦的演唱會,卻也是HIDE最後的表演。而個人怎麼也無法打從心裡感到SUGIZO屬於這個團體,與技術性無關,也與HIDE無關,卻說不出究竟少了什麼特質?詞窮。終究無法擺脫個人情緒而寫,真的不用太當真。不同的人心裡,就有不同的價值。

YOSHKI故鄉的沙灘,灰灰的天空,灰灰的海水,像是用單色調拍出來的影子,或是剪紙,層層疊疊起來的畫面,可能是最有印象的一幕了……



  • http://www.wearexfilm.com/
  •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7

    【EDDIE THE EAGLE】-只有你一個人


    這部被稱為勵志的電影,其實是很歡樂的。正因為太歡樂,說不定某些根本上可怕的東西就輕輕被忽略了。

    雖然是一個十分孩子氣的故事,又加上有專業代言牛仔褲的Hugh Jackman(這是Kathy亂說的)和喵星人的Christopher Walken(好像該將這位放在另一部電影),還有看不出來主角是誰(只有我看不出來吧?)的Taron Egerton飾演主角的刺激運動電影,還能不看嗎?年假這種時候看來,確實非常開心。

    一定有許多人在不同的原因下,一個人過年。「一個人」這個想法,在這部電影裡凸顯在腦海裡,似乎也想到台灣的運動員的某些故事。沒有教練,沒有資金,沒有資源,贊助商的問題,練習的場地……每次大型比賽總是一再被提出來,再看到這部電影,產生某些重疊的影像。一個沒有教練,由爸媽包容給予支持,國家不理會,甚至反著對立,媒體追逐……Eddie Edwards一個人站在90m高的地方,只有一個人,不論成敗,他在那裡,只有他自己一個人。

    了不起的角色多是經歷孤獨而來,只是孤獨卻未必能成為個角色。這就是現實。

    電影裡會讓許多長期從事個人運動的人們產生某種共感吧。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運動,含有某種孤獨的特質。如果對於專門以運動為生,或是像國家代表隊呢?這些運動員又會怎麼想?可能因為國情而有所差別。如同電影裡的挪威隊伍裡,有專門的教練,有專門的場地,不用擔心生活費,裝備也不用愁……,對於主角Eddie Edwards卻像是沒有差別,他有的是熱情,像是看不到差異性似的。

    比較明顯感受到的不是電影裡設定的家庭因素,畢竟母親這個角色實在太可愛了點。而是,英國國家奧委會阻止Eddie參賽的修改規定,參賽後對他的排斥……。明明代表的是英國,但卻被自己同國家的選手代表隊如此對待,反而比較令人感到天寒地凍,不如漠視的可怕。幸好,Eddie Edwards當時沒有很衝動地做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舉動。他還是代表英國參加著1988年冬季奧運,單獨一人代表英國參加跳台滑雪(Ski jumping)。當年的冬季奧運,並沒有得到什麼獎牌。而Eddie "The Eagle"在國家紀錄上打破英國國家紀錄。

    這樣的孤獨,是可以忍受,或是不能?應該忍受,或是不應該?

    另外,在冷戰的背景下,許多集權國家特別從非常幼年開始挑選選手,除了選手自身身體條件與天份,另外加以嚴苛的訓練。大約不會在跳台滑雪看不到像Eddie Edwards那樣的身形參賽,身高和體重都不算是這項運動的好體態。然而也還未走到像現在的科技式比賽,裝備競賽感太強烈了些。(為什麼不相信人的基因會突變而超越科技呢?)加入時空背景,和Eddie "The Eagle"所遭遇到的事,藉由40、50年沒有改過的規則,創下的紀錄,甚至使得奧委會本身的規定都修改了,沒那麼容易可以參賽了。

    Eddie自身的性格確實可愛,可能也因此成為媒體寵兒,也會被當作丑角似的。把他人的純真當作笑話,也會有些令人傷心。若不是主角的個性不錯,可能不會這麼順利。用另一種說法,主角身上除了摔不完,但運氣很好能繼續從事喜歡的運動,不像有主角光環。




    只有一個人,不論如何只有一個人。在某些重大的事上,人生也是一樣,總是只有自己一個人。

    非常認真的延伸閱讀:
    全台獨家!《Eddie The Eagle / 飛躍奇蹟》電影真實故事:飛鷹艾迪自傳讀後感想(上)
    全台獨家!《Eddie The Eagle / 飛躍奇蹟》電影真實故事:飛鷹艾迪自傳讀後感想(下)

    我的網誌清單

    wibiya widget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