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0, 2012

換個說法-隱晦性的文章

印象中,曾經有一次非常挫敗的採訪經驗。對方不僅不準時推諉時間不足以採訪完整,以其他的事推諉事先答應的採訪時間,甚至還放了鴿子,讓人追著跑。一度確實在討論這個採訪可能取消,以別的採訪取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受訪者那方,又不斷試圖取得聯絡,要求採訪。實在令人很頭痛!

那時候,因為是社團負責人的身份,這位主管又是學校內掌管當時社團活動為主的長官,可能在受訪前心態上無法調整得很好。然而,以過往的訓練而言,身分的區隔是非常清楚的,採訪的題目也事前給對方確認過,要準備什麼資料,或是準備什麼樣的說法,想要死板地照對方自己的說法,採訪的這一方也只能照受訪者的說法去寫而已。

事情要是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記得最後終於採訪到的時間,是傍晚接近晚上的6點左右,指導老師非常擔心這個時段,Kathy一個人採訪的狀況,又不能撥電話去打斷。回到辦公室,非常疲累,指導老師問我怎麼樣?我大略點出,這個採訪有問題,很難下筆。簡單地說,事實上有一些不可以放到檯面上寫的事,對方又沒有一套官方說法,導致破綻百出。然而,採訪就是採訪,對方的破綻照理論上而言,不論如何也無法從我這一方掩蓋過去。加上,當天受訪者態度從一開始就非常惡劣,認定身上的記者證和社團負責人是同一回事。整個一團亂!

這件事當然非同小可!這是校刊,不是什麼以揭發弊案的社會採訪。如實地寫出來,只會變得非常難堪。而且,往後採訪的對象說不定也會因此而拒絕受訪。或者,只是單方面發出官方聲明,要求校刊照著對方的文稿刊出。這樣還有誰要看呢?甚至,嚴重的話,連校園記者都可能被取消。當下太晚,指導老師要我隔天先交出一份草稿,第二天再說。

我這一方當然心情也十分惡劣。社團負責人的身份,當然是為社團內的社員著想。校園記者的身份,是要採訪一般同學不知道的另一面。不過,既不守時,又幾度推諉,甚至還被放鴿子,受訪時,又不斷接私人電話,完全不當一回事。隔天在辦公室大約花了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打出一份草稿。質疑部份寫的篇幅偏多,多到只差沒直指問題所在而已。

這種稿子,會被退稿是一定的。也是唯一一次被退稿、重寫。指導老師問我,當天的採訪內容與狀況。討論之後,指導老師也認為這篇採訪實在無法成為有份量的採訪稿。總不能把學校主管的破綻逐一說明吧?關於學校資產、金流、物品規劃、出借流程……大概想得到的都有問題。而且,這位主管並不直接和社團有接觸,通常是透過下面的體育老師代理,而體育老師也是照著上面的指示為方針在處理社團事務。那麼,這篇有問題的文章該怎麼辦?

加上還有其他要採訪的對象,不可能一直卡在這篇上長考,對方也會要求儘早交出採訪稿,確認沒有問題才會出刊。最後,指導老師大略提了一下,有些事,不需要直著寫,不知道的事,沒有訪出來的部份當然不可能寫出假的文稿,但是,怎麼轉彎?希望我自己想想,找出方法。

大概又花了2個小時,用隱晦的方式,把嚴重的問題置在其中,但表面上還是一篇,關於主管對於社團活動的想法寫出來的文章。也就是,如果有人仔細去看那篇文章的話,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那篇文章裡,藏著許多疑點,但那些疑點經過文字修飾之後,變成不會直接被看透的部份。是這樣一篇看起來不著邊,沒有重點,但仔細看才會知道有點問題的採訪稿。指導老師看過之後說,這是一個方法,先送過去試試看吧。

對方看過之後的回覆是,完全沒問題,可以一字不改地刊登出來。

終於,指導老師和我都放下心去刊登這篇文章,畢竟對方已經簽署同意刊登。如果看的人發覺有所異樣,採訪的這一方實際上確實也能說「對方同意這麼寫」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多說什麼。

只是那次的採訪經驗是,我和指導老師都在「該不該有某種道德上妥協?」的為難中。因為如實寫出的話,真的會引起非常大的風波,不單單是我而已,連老師也會受到牽連,而且涉及的範圍及相關的人不少。也可能在學校的社團中引起非常大的問題。表面上的妥協,但用隱晦的寫法去寫關於這樣的事件,心裡自然有一種不情願,年輕的我,覺得這當然是不完全正確的做法。但是,在不背棄基本原則下,還是得將問題本身置入。究竟有多少人發現當中的問題?其實只有一些人曾經直接對我反應過,這篇文章裡有許多疑問。指導老師的部份是否有人曾經對他提過?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是一種道德感的考驗。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有極高的反應能力,往往都是有所準備。校園記者往往為了寫一篇比較生動的報導,也會試著在談話當中用一些技巧,把一些比較有趣的部份引出來,而不是單純寫著官腔官調的文章。我們並不是在寫公文,而是校園內的採訪。原本的立場就不是為了扒糞,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這些主管,或是單位正在做著非常有趣或是非常有價值的事,而且,這些事是事實,並不是捏造出來。這樣的採訪才有價值性。如果是社團性的刊物,當然可以做一些比較直接批判的評論,但校刊本身並不是這種性質的刊物。這是一次價值上的衝擊!在那十幾歲的時候,確實仍然認為仗著權勢,要求採訪者為對方做美化動作的人,有著極強烈的反感。

爾後,指導老師在決定受訪者時,也會將這可能的問題考量進去了。所以,並不是每個人或是每個單位都有機會受訪。但是隱晦性非常強的採訪文章,只有寫過這麼一次而已。

No comments:

我的網誌清單

wibiya widget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